ID: 21320599

2.2.2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单位 教学设计 (表格式)2024-2025学年生物七年级上册北师大版(2024)

日期:2025-02-21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90次 大小:1694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2.2.2,北师大,上册,七年级,生物,学年
  • cover
《第2节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单位》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生物七年级上册北师大版(2024) 教材分析 《第 2 节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单位》是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材的重要内容。本节课进一步深入探讨细胞的生命活动,阐述细胞如何作为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进行各项生理功能。通过对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细胞内的能量转换以及细胞的生命控制中心等方面的学习,使学生深刻理解细胞在生命活动中的核心地位。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经过前一节对细胞基本结构和功能的学习,对细胞有了一定的认识基础。但对于细胞如何具体进行生命活动,尤其是物质交换和能量转换等较为抽象的概念理解起来可能存在一定困难。这个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强,喜欢通过观察和实验来探索未知,但抽象思维能力仍有待提高。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1)描述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 (2)说明细胞内的能量转换方式。 (3)阐述细胞核在细胞生命活动中的控制作用。 2. 能力目标: (1)通过分析实例,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3. 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对生命科学的热爱和探索精神。 (2)让学生体会生命的神奇和复杂,树立尊重生命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1)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方式。 (2)细胞内的能量转换。 (3)细胞核的控制作用。 2. 教学难点: (1)理解物质交换和能量转换的微观过程。 (2)体会细胞核在细胞生命活动中的核心地位。 教学法 1. 直观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课件、动画、模型等直观教具展示细胞的生命活动过程。 2. 实验探究法:通过简单的实验让学生观察细胞的物质交换现象。 3.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4. 讲授法:对重点和难点知识进行详细讲解。 教具准备 1. 多媒体设备及相关课件。 2. 细胞模型。 3. 红墨水、洋葱鳞片叶等实验材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兴趣,引出课题。) 1. 教师播放一段关于细胞生命活动的精彩视频,如细胞分裂、物质运输等。 2. 提问学生:“从视频中你看到了细胞在进行哪些生命活动呢?” 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3.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单位”。 二、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设计意图:通过实例和实验,让学生理解细胞的物质交换方式。) 1. 教师展示图片,如动植物细胞在不同环境中的状态,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细胞如何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 2. 讲解细胞通过细胞膜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包括物质的进出方式,如扩散、主动运输等。 3. 进行简单实验:将洋葱鳞片叶放入红墨水中,一段时间后观察洋葱细胞的变化。 4. 组织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讨论:“为什么洋葱细胞会发生这样的变化?这说明了什么?” 5. 各小组代表发言,教师总结实验结果,进一步强调细胞膜在物质交换中的重要作用。 三、细胞内的能量转换(设计意图:帮助学生理解细胞内的能量转换方式,体会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 1. 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动植物细胞内的能量转换过程,如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2. 讲解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概念、过程和意义。 3. 提问学生:“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在细胞生命活动中有什么重要作用?” 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4.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我们身边有哪些现象体现了细胞的能量转换?” 5. 各小组代表发言,教师总结学生的讨论结果,强调能量转换在维持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 四、细胞核的控制作用(设计意图:让学生认识到细胞核是细胞的生命控制中心。) 1. 教师讲述克隆羊多莉的故事,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克隆羊多莉的诞生过程。 2. 提问学生:“克隆羊多莉的诞生说明了什么?” 引导学生思考细胞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