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325735

人教版(2024)五年级全一册 第2课 算法认识与体验 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5-04-27 科目:信息技术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26次 大小:4140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人教,算法,教案,体验,认识,2课
  • cover
课题 算法认识与体验 课时 1课时 年级 五年级 教学环境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算法的含义,了解算法的基本流程,包括输入、处理和输出三个部分。通过分析做西红柿炒鸡蛋和两个自然数相加的案例,让学生体会算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重点是理解算法的基本流程,能够用自然语言描述做事情的步骤。教学难点是准确描述不同运算的计算步骤,并理解算法的严谨性和可操作性。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从具体实例中抽象出算法的概念,通过对比和分析,加深对算法的理解。同时,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 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和思维能力,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心。在信息技术方面,他们已经接触过一些简单的计算机操作,但对于算法的概念和应用还比较陌生。这个阶段的学生喜欢通过具体的实例和活动来学习知识,需要教师引导他们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出发,理解算法的含义和基本流程。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理解算法的含义,明确算法是通过明确的、可执行的操作步骤描述的问题求解方案。 学生能够掌握算法的基本流程,包括输入、处理和输出三个部分。 学生能够用自然语言描述做事情的步骤,准确描述两个自然数相加的算法步骤,并能推及其他运算(如减法、乘法、除法)的步骤。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做西红柿炒鸡蛋和两个自然数相加的案例,学生能够体验算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过程,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能够感受到算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增强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学生能够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 难点 理解算法的基本流程,包括输入、处理和输出三个部分。 能够用自然语言准确描述不同运算(如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计算步骤。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任务驱动法。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回顾上一课关于算法的定义,即 “算法是通过明确的、可执行的操作步骤描述的问题求解方案”。 提出问题:算法具有什么样的基本流程?如何发现日常生活中存在的算法呢? 展示问题情境图片,引导学生思考。 回顾旧识,思考问题 设计意图: 通过复习旧知和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算法的基本流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讲授新课 任务一:简单事情中的算法基本流程 回顾做西红柿炒鸡蛋的过程,分析其中的三个阶段:准备原材料(输入)、遵循菜谱炒菜(处理)、获得一盘菜肴(输出)。 展示做西红柿炒鸡蛋的过程示意图,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 总结算法的基本流程为输入、处理和输出三个基本部分。 2.任务二:两个自然数相加的算法分析 展示数学课闯关活动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两个自然数相加的计算。 分析思考:让学生回忆自己计算 “136 + 92 = 228” 的过程。 讲解计算步骤: 第 1 步:把两个自然数按个位上下对齐排列。 第 2 步:从个位开始。 第 3 步:把数位上的两个数字相加。如果相加的和小于 10,把这个和直接写在数位的下面;如果相加的和大于或等于 10,把这个和的十位数字 1 进位到前一位上,个位数字写在数位下面。 第 4 步:向左移动一位,对后续数位进行类似第 3 步的操作,如果有进位要把进位数也加上,直到处理完成最左侧的数位。 第 5 步:计算完成后,最下面一行的数就是两个自 回顾做西红柿炒鸡蛋的过程,分组讨论并分析其中的三个阶段:准备原材料(输入)、遵循菜谱炒菜(处理)、获得一盘菜肴(输出)。 展示数学课闯关活动的图片,观察两个自然数相加的计算,分组讨论并回忆自己计算 “136 + 92 = 228” 的过程。 进一步探究减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