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340365

第7课小瓢虫找妈妈(教案)教学设计小学信息技术粤教版

日期:2025-09-19 科目:信息技术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8次 大小:1986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7课,瓢虫,妈妈,教案,教学设计,小学
  • cover
小瓢虫找妈妈--我是小侦探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选自广东省小学课本信息技术第三册(上)第7课《小瓢虫找妈妈》的教学内容。主要学习“控制”模块类中的条件指令“如果……那么和“如果……那么……否则”以及侦测模块中碰到角色、碰到颜色指令,前面6课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会了移动和循环模块,这为本节课的学习莫定了一定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并掌握了 8cratch编程软件,能够运用动作、外观、控制等模块中的积木完成作品的制作。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对条件判断结构、侦测中的判断条件等知识了解和掌握。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条件指令功能,能运用“如果……那么……否则…”"和“如果…那么”指令。 2.能区分多分支条件判断“如果…那么…否则……”和单分支条件判断“如果…那么”指令功能,能选择合适的指令再现生活中条件判断的情景。 3.掌握“侦测”模块类中碰到角色、碰到颜色模块的合理使用: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规划流程图,引导学生分析角色动作,理解脚本设计思路。 2.通过任务驱动进行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能够对“控制”模块类中条件判断结构和“侦测”模块类中的条件判断进行系统了解和灵活应用。(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潜移默化中建立学生的算法思维,并引导其将算法应用到生活中去。 2.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学习的过本验探索与创造的快乐。 3.通过寻找迷路小孩的主题创作,增学生外出安全意识。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 多分支和单分支判断结构的使用: “侦测”模块碰到角色、碰到颜色条件的合理使用难点:理解条件指令中的“如果……那么……否则……”和“如果……那么”指令执行的区别,并应用模块应用于生活中的情景。 五、教学策略 本课以“我是小小侦探员”为主题,设计了小孩在深山中迷路,学生利用小孩留下的线索,帮助警察叔叔寻找迷路的小孩为主线,教师通过流程图引导学生分析角色脚本,让学生理解脚本设计思路,然后上机尝试搭建脚本,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主要通过自主探究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在教师引导、微课示范和任务驱动下达到学习的目的。最后引导学生发现条件判断的过程在生活中也很常见,将条件判断与生活经历相结合,并应用其模块再现生活中的情景,鼓励学生创作出更多作品。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准备 播放一线警察视频 观看视频 宣染课堂气氛,感受警察叔叔的辛苦 故事引出课题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也来做一名侦探,帮助警察叔叔寻找迷路的小孩。 1.播放案情视频提问:根据小孩留下的几条线索,你会选择哪条线索来帮助警察叔叔寻找小孩。 2.展示 scratch 作品,确定本课任务:根据小孩窗下的脚印,帮助警察叔叔找到小孩。 观看视频,了解情况,寻找线索说说选择的线索。 对作品创作有个直观的认识,让学生明确本课的任务 设计故事 探究新知 1.分析角色和角色动作小孩留下的脚印,循着这条特别的“痕迹“线索,可以帮助警察叔叔找到小孩多分支条件判断2.提问:警察叔叔如何沿着痕迹走,动作是怎样实现的。3.借助流程图,分析角色动作,让学生理顺脚本思路。 4.出示任务一:警察叔叔沿着脚印轨迹线行走5.邀请学生上台演示脚本单分支条件判断1.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警察叔叔找到了小孩,没有停下来。进而提间问题:警察叔叔找到小孩,如何停止寻找。 2.出示任务二: 再次点击绿旗时,警察叔叔会回到。 起点,找到小孩就停止前进:3.区分多分支条件判断和单分支条件判断 增加故事情节: 警察叔叔沿着轨迹线寻找小孩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由于天色已晚,警察叔叔一不留意,就掉进去了洞里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走出来,可怜的警察叔叔全身也脏兮兮的。 1.如何星现故事的效果呢 需要用到哪些模块呢 2.引导学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