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学习目标】 1.认识作者,了解其笔下多彩的童年生活,体会他在文章中表达的感情。 2.学习抓住景物特征,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对环境作具体、真切的描写的写法。 3.能从多角度对文章的命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学习重点】 学习抓住景物特征,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对环境作具体、真切的描写的写法。 【学习难点】 能从多角度对文章的命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学习过程】 第一部分:学习探究 主问题1: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标段序,查找生字、词吗? 学法指导: 1.自读课文,在文中圈点勾画标注问题1的各项内容。 2.组长主持,有效交流。4号先讲,3号和2号补充,1号总结归纳,达成共识。 3.展学分工(可以由1人展示,也可按问题顺序展示,其余认真倾听,相互评价。) 学习支架: 1.给下列加线的字注音,并掌握。 确凿( ) 菜畦( ) 桑椹( ) 轻捷( ) 油蛉( ) 斑蝥( ) 缠络( ) 攒( ) 珊瑚( ) 高枕而卧( ) 豁( ) 敛( ) 脑髓( ) 陌生( ) 鉴( ) 人迹罕至( ) 觅食( ) 竹筛( ) 秕谷( ) 系上( ) 传授( ) 书塾( ) 渊博( ) 蝉蜕( ) 拗过去( ) 盔甲( ) 东方朔( ) 倜傥( ) 2.解释下列词语 确凿— 菜畦— 长吟— 轻捷— 攒— 鉴赏— 人迹罕至— 秕谷— 方正— 消释— 宿儒— 同窗— 人声鼎沸— 拗— 敛— 主问题2:通读全文,整体把握,你能完成下列几个问题吗? 1.根据文章标题将文章分为两部分并概括这两部分的层意 第一部分:_____ 第二部分:_____ 2.通读全文,本文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 学法指导: 1.先看标题,通读全文。 2.组长主持,有序交流。 3.展示分工。4号展示,2号3号补充,1号总结。 主问题3:仔细研读课文,你能完成下列几个问题吗? 1.细读第2自然段,思考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百草园的景物的? 1)句式_____ 2)写景的角度_____ 3)写景顺序_____ 4)修辞手法_____ 5)用词_____ 2.阅读文章3—6段,文中美女蛇的故事采用的记叙顺序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_____ 3.阅读文章第7段,课文连续使用一系列动词,熟读课文,给下列短文填空并分析这些词语的作用。 ( )开一块雪,( )出地面,用一枝短棒( )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 )些秕谷,棒上( )一条长绳,人远远地( )着,( )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将绳子一( ),便( )罩住了。 作用:_____ 4.阅读文章第9段,思考下列问题 (1)“我”到底知不知道被送到私塾去的原因呢?你是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 讨论并归纳:不知道,从“也许是……也许是……也许是……都无从知道”可以看出,三个“也许是”表示尽管猜测的原因很多,但一个也无法肯定。 (2)问:“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这句话运用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什么心理? 讨论并归纳:_____ (3)这一段在全文结构中起什么作用? 讨论并归纳:_____ 5.阅读三味书屋部分(10—24段) (1)概括作者写了三味书屋的那些生活片段 _____ (2)你如何看待三味书屋的生活? _____ 学法指导:1.研读课文各自然段,思考上述问题,并在书上写上旁批。 2.组长主持,有序交流。 3.展示分工。4号先展示,2号、3号补充,1号总结。其余组倾听评价。 问题梳理: 哪些自然段记叙了百草园的有趣生活?哪些生活片段? 第一部分:_____ 哪些自然段记叙三味书屋的生活?哪些生活片段? 第二部分:_____ 学法指导:1.回顾整理课文所表达的主要内容、思想、情感。 2.组长主持,有序交流。 3.展示分工。4号先展示,2号、3号补充,1号总结。其余组倾听评价。 第二部分 达标检测 (一)基础练习 阅读课文第2段,回答(1)~(5)题。 (1)请给文段拟一个小标题。 答_____ _____ (2)文段除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