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九章 压强和浮力 第三节 气体的压强 第1课时 大气压强 课前预习 1. 最早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是 实验,最早测出大气压强值的实验是 实验. 2. 地球周围的空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产生压强叫作 压强,大气压强是由于大气层具有重力,且空气具有流动性而产生的.大气压强的规律与液体内部压强相似. 3. 通常把数值为 Pa大气压称为一个标准大气压;一个标准大气压能支撑76 cm高的水银柱. 4. 在做”估测大气压值”的实验时,当注射器的活塞 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F;注射器筒上标明其容积为V,用刻度尺测出 的长度为L,则大气压的表达式为 p= . 5. 大气压的大小不是一成不变的,其大小与 有关,海拔升高,空气稀薄,大气压 ;大气压的大小还与天气有关. 随堂练习 知识点一 大气压强的存在 1. 下列小实验都与压强有关,其中能证明大气压存在是( ) 2. 在铁桶内放少量的水,用火加热,水沸腾之后把桶口堵住,然后浇上冷水,铁桶变扁,如图所示.关于铁桶变扁的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冷水的压力使铁桶变扁 B.大气压使铁桶变扁 C.铁桶内空气膨胀使铁桶变扁 D.铁桶变扁与力无关 知识点二 大气压的估测 3. 小玮想估测大气压的大小,她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案:如果实验中小玮所用的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0~10 N,吸盘与玻璃板的接触面积是 10cm ,她 (选填”能”或”不能”)测出大气压的大小(设大气压约为 4. 小龙同学利用一个厚玻璃瓶,带孔的橡皮塞,细玻璃管和带颜色的水制成一个简易的气压计,如图所示,他将玻璃瓶从一楼的实验室拿到五楼的教室,观察到细玻璃管中水面 (选填”上升”或”下降”),这一现象说明了大气压随高度增加而 . 知识点三 大气压的变化及应用 5. 在瓶内点燃浸过酒精的棉花,立即用剥皮的熟鸡蛋堵住瓶口,鸡蛋会被吞进瓶内,是因为( ) A.瓶口由于膨胀,使鸡蛋掉进去 B.瓶内热气把鸡蛋吸进去 C.鸡蛋受到重力作用 D.瓶内气压变小,外界大气压将鸡蛋压进去 6. 在制糖工业中,要用沸腾的办法除去糖汁的水分,为了使糖在沸腾的时候不致变质,沸腾的温度要低于 100 ℃,应采用的办法是( ) A.减小气压,降低沸点 B.增大气压,降低沸点 C.微火加热缓慢沸腾 D.尽量缩短加热时间 课后作业 1. 下列实例中不是利用大气压工作的是( ) A.用塑料吸盘挂物体 B.用注射器吸取药液 C.用压力锅煮熟食物 D.用塑料吸管吸饮料 2. 登山队在海拔4000 m的高山营地测得大气压的值为 p ,水的沸点为 T ;在海拔5000m的高山营地测得大气压为 p ,水的沸点为 T ,则( ) A. p < p ;T < T B. p < p ;T > T C. p > p ; T < T D. p > p ;T > T 3. 暑期小明和爸爸乘车去西藏旅游,在合肥时,密封的蛋黄派包装袋扁扁的如图 a所示,到西藏后打开行李箱发现蛋黄派包装袋胀鼓鼓的如图b所示.则包装袋鼓起的原因是( ) A.袋外的气体密度变大 B.袋内的气体密度不变 C.袋内的气体压强变小 D.袋外的气体压强变小 4. 若大气压为1.01×10 Pa,水平屋顶面积为 100 m ,则大气压对水平屋顶上表面的压力为 N.这么大的压力,是由于 而没把屋顶压垮. 5. 如图所示是著名的托里拆利实验,将装满水银的玻璃管开口向下竖直放入水银槽中再将玻璃管倾斜,管中水银柱的高度如图所示,则此时大气压强等于 mm高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如管内上方混入了部分空气,则管内水银柱将 750 mm;若将此装置移到 高 山上,则管 内 水 银 柱 将 750 mm.(后两空均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6. 在验证大气压存在的覆杯实验中,小柯认为:”实验中纸片不掉落完全是因为纸片被杯口的水粘住了,而与大气压无关”.下列能帮助小柯改变这种想法的实验是( ) A.如图甲,换用不同种类的纸片做覆杯实验,纸片都不掉落 B.如图乙,覆杯实验中将杯口朝向不同方向,纸片均不掉落 C.如图丙,将一张湿纸覆盖在空杯子的杯口,倒转杯子纸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