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348851

高年级读本第10讲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1.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教学设计

日期:2025-04-25 科目:政治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95次 大小:1663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高年级,读本,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 cover
高年级读本第10讲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1.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高年级读本第10讲,主题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中的《1.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本课旨在引导学生认识到人与自然之间的紧密关系,理解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并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深入浅出的讲解,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激发他们探索自然、保护环境的兴趣和热情。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概念,了解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以及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交流等方法,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他们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激发他们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情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概念,了解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认识到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四、教学工具 多媒体教学设备、教材、相关案例资料、讨论问题卡片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幅美丽的自然风光图片,引导学生感受自然的美丽和重要性,从而引出本课主题。 老师:(展示一幅美丽的自然风光图片)同学们,请看这幅图片,你们看到了什么? 学生 A:我看到了蓝天白云、青山绿水,还有一片茂密的森林。 老师:那你们觉得这幅图片美不美? 学生们:美! 老师:是啊,这美丽的自然风光让人心旷神怡。那你们能感受到自然的重要性吗? 学生 B:自然很重要,它给我们提供了新鲜的空气和干净的水。 老师:很好,那这就引出了我们今天的主题 ———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讲授新知: 讲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其内涵和意义。 分析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介绍生态系统中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相互作用。 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了解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包括正面和负面的影响。 老师: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概念。同学们,谁能试着说一说你理解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什么意思? 学生 C:我觉得是人类和自然友好相处,不破坏自然。 老师:不错,简单来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就是人类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发展。那它有什么内涵和意义呢? 学生 D:内涵是不是就是人类的活动不能超过自然的承受能力? 老师:很接近啦。内涵包括人类要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意义就在于,只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我们才能拥有美好的生活环境,人类才能可持续发展。 老师:接下来,我们说一说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生态系统中有很多组成部分,比如植物、动物、微生物、土壤、水等等,它们相互作用,共同维持着生态平衡。谁能举个例子说说它们是怎么相互作用的? 学生 E: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动物呼吸氧气,排出二氧化碳,植物又吸收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 老师:非常好!那我们再通过一些案例来看看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展示案例)比如,过度砍伐森林会导致水土流失、物种减少等问题,这是负面的影响。那有没有正面的影响呢? 学生 F:人们建立自然保护区可以保护濒危动物。 老师:对,这就是人类为保护生态环境做出的积极努力 讨论交流: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就“如何保护生态环境”这一主题展开交流,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老师:现在,我们分组讨论一下 “如何保护生态环境” 这个主题。 (学生分组讨论) 小组 1: 学生 A:我们觉得要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这样可以减少白色污染。 学生 B:还要垃圾分类,让垃圾能够得到合理的处理。 小组 2: 学生 C: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减少私家车出行,能降低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