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365455

2024北师大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学期同步练习题--第1节 第1课时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含答案)

日期:2025-02-21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3次 大小:38698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1节,答案,使用,显微镜,光学,1课时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北师大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学期 第2单元 生物体的结构 第2章 细胞 第1节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第1课时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 知能演练提升 能力提升 1.下列关于单细胞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能够独立生活 B.整个生物体只由一个细胞构成 C.能够进行新陈代谢 D.不能完成生殖等复杂的生命活动 2.(2024·广东揭东期中)图2-1-3中①②为两种放大倍数不同的物镜,③④为两种放大倍数不同的目镜,⑤⑥为观察到清晰物像时物镜与玻片标本之间的距离。下列哪种组合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多 (  ) 图2-1-3 A.①③⑥ B.②④⑥ C.①④⑥ D.②③⑤ 3.如果用同一台双目电光源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三次,通过调整显微镜的结构,得到如图2-1-4所示的结果。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2-1-4 A.观察时左眼向目镜内看,右眼闭上 B.视野最暗的是② C.观察③时使用的物镜最短 D.正常观察顺序是②→①→③ 4.“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生物学研究常用的观察工具是显微镜,它能帮助人们观察到肉眼无法看到的细微结构。下列关于双目电光源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实物的倒像,放大物像的结构是目镜和物镜 B.若高倍镜下图像不清晰,可调节亮度调节旋钮 C.向左上方移动装片,能把视野中偏左上方的图像移到视野中央 D.转动目镜时,若视野中的污点不动,则该污点可能在玻片上 5.图2-1-5是双目电光源显微镜的结构图,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2-1-5 (1)可以用来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有[ ]    和[ ]    。 (2)当[ ]    转动时,可使载物台进行很小范围的升降。 (3)当[ ]    转动使载物台缓缓上升时,眼睛一定要看着[ ]    ,以免碰到玻片标本。 (4)取显微镜时,握镜的部位是[ ]    。 (5)光线从光源到达眼睛的路径是光源→[ ]    →[ ]    →物镜→[ ]    →眼睛。 探究创新 6.在用低倍镜观察蚕豆叶下表皮实验时,甲、乙、丙、丁四名同学分别在视野中看到的物像如图2-1-6所示。 图2-1-6 (1)你认为观察效果最好的是    同学,请你分别指导其他三名同学操作。 ①同学    (填“甲”“乙”“丙”或“丁”),指导要点:            。 ②同学    (填“甲”“乙”“丙”或“丁”),指导要点:            。 ③同学    (填“甲”“乙”“丙”或“丁”),指导要点:            。 (2)若同学们观察时有下列显微镜的镜头供使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2-1-7 图中所示显微镜的镜头中,A、B、C是      ,判断的依据是        ;D、E、F是           。 参考答案 1.D 单细胞生物虽然个体微小,但也能完成营养、呼吸、排泄、运动、生殖和调节等生命活动。 2.C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多,因此欲使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多,应选用放大倍数小的目镜和物镜,故目镜和物镜的组合是长目镜④和短物镜①;在观察时,低倍物镜距离玻片标本远,高倍物镜距离近,因此物镜与玻片标本间的距离应该是⑥。 3.D 观察时应双眼注视目镜,A项错误。③的放大倍数最大,因此,视野最暗的是③,B项错误。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③的放大倍数最大,因此观察③时使用的物镜最长,C项错误。观察时先用低倍镜观察,然后换成高倍镜,题图中②的物像最小,③的物像最大,因此,正常观察顺序是②→①→③,D项正确。 4.B 若高倍镜下图像不清晰,可小幅度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亮度调节旋钮可调节光线强弱。 5.答案 (1)7 光圈 9 光源 (2)12 细准焦螺旋 (3)11 粗准焦螺旋 4 物镜 (4)2 镜臂 (5)7 光圈 6 聚光镜 1 目镜 6.答案 (1)丙 甲 可将玻片标本向右下方移动 乙 可换用大光圈或调亮光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