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366063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第10课《传统美德 源源流长》

日期:2025-04-22 科目:政治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69次 大小:4200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编版,道德,法治,五年级,上册,第四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第10课《传统美德 源源流长》 一、填空题 1.诚信既是一个人的   之本,也是一个民族、国家的生存之基。 【答案】立身 【解析】【分析】考查的是中华传统美德。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美德是强大的文化基因,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精神气质。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中,传统美德永远是我们不断奋进的精神动力。诚信既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也是一个民族、国家的生存之基。 故答案为:立身。 【点评】积累与求新、诚信、仁爱、爱国有关的名言警句。 2.(部编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0课《传统美德 源远流长》同步测试卷)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意思是:自己不喜欢的事,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请按照这一说法,填充下题。 我不愿意别人欺负我,我也不   。 我不愿意   ,我也不谈论别人的隐私。 我不愿意   ,我也不   。 【答案】欺负别人;别人谈论我的隐私;别人找我去网吧玩游戏;找别人去网吧玩游戏 【解析】【分析】孔子的思想的核心内容是仁和礼。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意思是:自己不喜欢的事,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联系生活实际填空,题意正确,言之有理即得分。 故答案为:欺负别人;别人谈论我的隐私;别人找我去网吧玩游戏;找别人去网吧玩游戏。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发扬仁爱精神。了解什么是仁爱精神,生活中该如何发扬仁爱精神。 3.人格修养离不开学习和   。 【答案】实践 【解析】【分析】结合课本知识学习可知,人格修养离不开学习和实践。好学善学、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是古人崇尚的精神境界,值得我们继承学习。 故答案为:实践。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提高人格修养。在平时的学习与生活中,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美德,提高个人的人格修养。 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    。———《孟子·梁惠王上》 【答案】以及人之幼 【解析】【分析】考查的是立己达人的仁爱精神。在自己谋求生存与发展的同时,也要帮助他人生存与发展,这就是传统美德中“立己达人”的仁爱精神。宽容是仁爱之心的重要表现,发扬仁爱精神要推己及人,这种仁爱之心推广到极致,就是“民胞物与”的精神。“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出自《孟子·梁惠王上》一文,指的是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 故答案为:以及人之幼。 【点评】完成本题要明确考查的是立己达人的仁爱精神。加强名言警句的积累是完成本题的关键。 5.爱国就是对祖国的   和   。历朝历代,许多仁人志士都有强烈的   思想。 【答案】忠诚;热爱;忧国忧民 【解析】【分析】考查的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爱国就是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历朝历代,许多仁人志士都有了强烈的忧国忧民思想,以天下为己任,前仆后继,保卫祖国,关怀民生。 故答案为:忠诚;热爱;忧国忧民。 【点评】完成本题的关键是要明白爱国的内涵和表现,知道自己的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并从自身做起,做到热爱国家。 二、判断题 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意思是:自己喜欢的事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  ) 【答案】错误 【解析】【分析】考查的是立己达人的仁爱精神。在自己谋求生存与发展的同时,也要帮助他人生存与发展,这就是传统美德中“立己达人”的仁爱精神。宽容是仁爱之心的重要表现,发扬仁爱精神要推己及人,这种仁爱之心推广到极致,就是“民胞物与”的精神。孔子的思想的核心内容是仁和礼。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意思是:自己不喜欢的事,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题干表述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完成本题要明确考查的是立己达人的仁爱精神。知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含义,结合所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