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401889

2024-2025学年北京市高三上学期入学定位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05-18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78次 大小:263164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4-2025,学年,北京市,高三上,三上,学期
  • cover
2024-2025学年北京市高三上学期入学定位考试 地理试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45分。 种子被称为“农业的芯片”,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石。下图为我国局部区域农作物主产区及种子行业代表性企业分布。据此完成第1-3题。 1.图中区域() A. 均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B. 甲位于地势第三级阶梯 C. 乙水、热、土配置条件好 D. 乙比甲光照条件更优越 2.可推测图示的种业企业() A. ①培育基地内作物一年三熟 B. ②以培育杂交水稻良种为主 C. ③主要培育牧草、药材的良种 D. ②培育良种比①更耐寒耐旱 3.每年立冬到春分前后,③地就会聚集大批育种专家,他们将全国各地种子带到这里种植,以加速种子的世代繁育,这被称作“南繁”。下列关于“南繁”叙述正确的是() A. “南繁”期间,我国各地均昼长夜短 B. “南繁”期间,③地可能被太阳直射 C. “南繁”可缩短育种周期,增加良种率 D. ③又称“南繁硅谷”,劳动力优势突出 4.下图是2023年12月8日和12月10日我国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读图,12月8日—10日,北京() A. 由西北风逐渐转变为西南风 B. 天气晴朗温暖,感冒指数低 C. 8日受暖锋影响,可能降雪 D. 10日受高压脊控制,晴朗 下图为北京时间2024年7月20日—27日每日20时台风“格美”中心所在位置及气压数值。读图,完成第5、6题。 5.台风“格美”() A. 生成于东北太平洋热带洋面 B. 气流呈顺时针方向辐合上升 C. 自东向西移动速度越来越慢 D. 经历了先增强后减弱的过程 6.受台风“格美”影响() ①华东、华南地区高温天气得到缓解②台湾及附近海域会发生地震和海啸 ③西北地区可能出现大面积洪涝灾害④福建沿海停航,居民提前避险防护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嶂石岩地貌”广泛发育于太行山断裂带,其特征是绵延数千米的岩墙峭壁,呈棱角分明的块状结构 (图1)。岩墙形成于距今18亿至15亿年的海洋沉积环境,以岩性坚硬的红色石英砂岩为主;因下层岩性较软易崩塌,岩墙多呈阶梯状。图1示意“嶂石岩地貌”地质结构。据此,完成第7、8题。 7.嶂石岩岩墙呈棱角分明的块状结构,原因是() A. 由火山岩和变质岩组成,坚硬、抗侵蚀 B. 由石英砂岩组成,抗风化、侵蚀能力强 C. 是褶皱山的背斜部分,受挤压成块状 D. 北方地区降水量大,受流水作用形成 8.嶂石岩地貌形成的主要地质过程是() A. 海洋沉积→地壳断裂抬升→风化侵蚀→部分岩层崩塌 B. 地壳断裂→海洋抬升→岩层出露→风化、侵蚀、崩塌 C. 海洋入侵→地壳断裂→岩层崩塌→风化、侵蚀、堆积 D. 地壳抬升→海水下降→风化、侵蚀、堆积→固结成岩 土壤有机碳指土壤中各种形态的含碳有机物,可为植物提供养分,使土壤保水、保肥,并改善土壤结构。全球每年由于土壤风蚀形成数十亿吨悬浮微粒,并损失大量的土壤有机碳。下图为东北平原土壤有机碳风蚀损失量变化图。读图,完成第9、10题。 9.东北平原土壤有机碳风蚀最严重的季节和原因是() A. 春季,升温快、少雨、多风,土壤干燥疏松 B. 春季,冰雪融化,土壤潮湿,流水侵蚀加强 C. 夏季,收割庄稼、平整土地,使土壤变疏松 D. 冬季,低温、雨雪、大风,使土壤易被侵蚀 10.土壤有机碳风蚀严重的地区() ①土壤肥力下降,大气污染加剧②破坏土壤结构,影响农作物产量 ③应深度翻耕土壤,并增施化肥④应增加地表覆盖物,种植防风林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024年,亚洲最大地下综合交通枢纽———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的主体工程已近完成,建成后如下图所示。读图,完成第11、12题。 11.与公路相比,铁路运输() A. 速度比较慢 B. 客运量较小 C. 灵活性较强 D. 受天气影响小 12.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的主要意义是() A. 增加城区内交通运输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