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章 《认识细胞》默写篇 考点一 认识和使用生物学实验器具 1、显微镜的结构: (1)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像是_____的_____的像;物像不但上下颠倒,左右也颠倒。把这个在显微镜下看到的字母写到一张小纸上,然后把这张纸旋转_____度再看就是左右上下颠倒的图象了。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放大倍数和目镜放大倍数_____,所以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细胞的体积越_____,细胞的数目越_____,视野越_____;反之,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_____,视野中细胞的体积越_____,细胞的数目越_____,视野越_____。 (2)显微镜的结构和作用: 目镜:放大倍数有“5x”、“10x”、“15x”,是显微镜的主要结构,是_____的。 物镜:“10x”为低倍物镜,“40x”为高倍物镜,是显微镜的主要结构,是_____的。 转换器:可以调换不同倍数的_____。 反光镜:_____适用于弱光,_____适用于强光。 光圈:指_____上的孔,调节视野亮度。 粗准焦螺旋:移动时可使镜筒作快速和_____幅度的升降。 细准焦螺旋:移动时可使镜筒缓慢和_____幅度升降,观察时找到物像后换用细准焦螺旋进行微调,使物像更加_____。 2、显微镜的使用: (1)显微镜使用的四个“先后”: ①先低后高:观察时先使用_____物镜,再使用_____物镜。 ②先大后小:对光时,先使用_____光圈,再使用_____光圈。 ③先下后上:观察时,先使镜筒缓缓_____,再缓缓_____。 ④先粗后细:观察时先使用_____准焦螺旋,再使用_____准焦螺旋。 (2)观察时,先让镜筒缓缓下降,此时眼睛要看着物镜,目的是防止_____镜头压碎玻片,然后眼睛观察目镜,此时镜筒只能_____,不再下降。 (3)显微镜上出现污点,污点只可能在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中。判断方法:①旋转目镜,若污点不动,则污点不在目镜上,若动则在_____上;②移动玻片标本,若污点不动则污点不在玻片标本上,若动则在_____上;③既不在目镜上也不在玻片标本上,那么就一定在_____上。 考点二 认识常用的其他实验器具 1、_____器具:放大镜等; 2、_____器具:解剖盘,剪刀,镊子,刀片等; 3、_____器具:量筒,托盘天平(含砝码)等; 4、_____器具:酒精灯,三脚架,陶土网等; 5、_____器具:烧杯,试管,试剂瓶,培养皿,研钵,滴管,药匙等。 考点三 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则 1、牢记以下安全标识: 2、牢记以下实验规则: ①所有的药品都应该远离_____; ②禁止随意_____或_____化学试剂; ③禁止加热_____的容器或外部_____的玻璃器皿; ④注意安全使用_____、_____的器具等。 ⑤当实验试剂溅到眼中或皮肤上时,应该及时用_____冲洗,情形严重的应该及时_____; ⑥发生火情等事故时,应该及时处理并报告老师,情况危急时还应该_____。 ⑦按要求处理_____,并彻底清洗_____等; ⑧使用过的化学试剂应该倒入专门的_____,而不能随意倒入水池; ⑨离开实验室前,要认真_____,并关闭实验室的水、电设备和门窗。 考点四 开展科学探究 1、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如下: (1) _____:对所要研究的问题质疑。 (2) _____:提出问题之后,我们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以及相关资料等,作出相应的种种假设。通过讨论,对于提出的假设要做合理的保留或删除。 (3) _____:计划的制定要紧扣所作的假设进行,包括探究对象、对照装置(如容器)、区分标志(如标签)等材料用具的选择和准备,设计方案的形成和实验步骤的安排。要注意设计是否合理,装置是否简便易行,步骤是否严谨。 (4) _____:严格按照探究方案做实验,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认真翔实地记录实验结果。 (5) _____:分析探究结果,与所作的假设分析比较,得出正确结论。 (6) _____:通过小组内部讨论和组间交流等形式深入分析主题。 2、探究实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