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一章 认识细胞章末复习 七年级生物上册 苏教版 第一单元 学习目标 正确、规范地制作临时装片,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能够针对观察结果中可能出现的成像不佳等情况,从材料制备、仪器设备、操作程序等方面初步分析原因。 01 02 识别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并说出其异同点,说明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03 运用示意图或模型等方式,展示和说明细胞各结构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本章思维导图 本章思维导图 本章思维导图 考点一 认识和使用生物学实验器具 认识和使用生物学实验用具 1、显微镜的结构与功能: (1)显微镜的出现:17世纪,荷兰人列文虎克制作; (2)显微镜的机械部分: 镜筒:安放镜头把目镜和物镜聚合起来 转换器:安放和转换物镜 镜壁:握镜部位 目前,中学常用的是单筒式或双筒式光学显微镜。 载物台:安放玻片标本 压片夹:固定玻片标本 通光孔:使光线通过进入物镜和镜筒内 镜柱:支持作用 认识和使用生物学实验用具 粗准焦螺旋:升降镜筒,升降幅度较大。顺时针旋转下降镜筒;逆时针旋转上升镜筒 。 认识和使用生物学实验用具 细准焦螺旋:升降镜筒,升降幅度较小顺时针旋转下降镜筒;逆时针旋转上升镜筒。 (2)显微镜的光学部分: 目镜:接近人眼睛的镜头,上面标有16×或10×等字样,表示目镜放大16倍或者10倍。作用是放大物像。 认识和使用生物学实验用具 物镜:接近观察物体的镜头,上面标有10×或40×等字样,表示物镜放大10倍(低倍物镜)或40倍(高倍物镜)。作用是放大物像。 认识和使用生物学实验用具 反光镜:显微镜的光学部分,作用:反射光线。有平面镜和凹面镜两种。 认识和使用生物学实验用具 遮光器:位于载物台下方,显微镜的光学部分;作用:调节穿过通光孔的光线量。圆板上的孔称为光圈,光圈有大有小,可调节进光量。 认识和使用生物学实验用具 2、显微镜的使用: (1)选择目镜:一般先选择放大倍数较低的目镜; (2)选择物镜:转动转换器选择物镜。一般先选择放大倍数较低的物镜。 (3)对光:将物镜对准通光孔,转动反光镜,直到从目镜中可以看见整个视野是明亮的。 (4)制作、放置装片:从报纸上剪下一个汉字,用少量清水蘸湿,使它呈半透明状态。将这个汉字纸片放到载玻片中央,盖上盖玻片,制成临时装片。将临时装片放到载物台上,并用压片夹压住,移动装片,使汉字纸片位于通光孔的中央 认识和使用生物学实验用具 (5)粗调节:调节粗准焦螺旋时,先从显微镜的一侧注视着物镜,使物镜缓慢下降并靠近装片,注意不要压到盖玻片。再通过目镜观察,同时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慢上升,直到看清物像。 (6)细调节: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认识和使用生物学实验用具 (1)用生物材料制作装片时,一般需要对生物材料进行切片、涂片等处理,以便让更多的光线透过生物材料(薄而透明)。当生物材料为无色或浅色时,一般还需要进行适当的染色处理。 (2)调节粗准焦螺旋使物镜下降时,从显微镜的一侧注视着物镜,防止物镜接触载玻片,互相挤压,使物镜和载玻片受损。 (3)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由物镜与目镜的放大倍数共同决定,是物镜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认识和使用生物学实验用具 (4)擦拭盖玻片和载玻片,用洁净的纱布擦拭。 (6)判断视野下的污渍在什么位置,目镜、物镜和装片三者,动一项,固定其它两项,如果污渍移动,则污渍在移动的那一项上。 (7)实验完毕后,应该先把显微镜擦拭干净(如需擦拭镜头,必须用擦镜纸);然后转动转换器,使物镜偏离通光孔,再将镜筒缓慢下降到最低处;最后把显微镜放入显微镜箱。 (5)通过显微镜看到的物像是倒像;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