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407872

第一单元课件+学案+同步练习(18份打包)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日期:2025-04-20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74次 大小:5075985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一,必修,选择性,语文,高中,统编
    第3课 别了,“不列颠尼亚”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 1.了解新闻报道的特点,掌握新闻各个结构部分的基本特征。 2.掌握在新闻中运用现场景物表情达意与现实场景和背景资料相融合以及细节描写的写法。分析文章“以言见人”的特点,把握语言的特色。 3.理解、赏析本文标题及写作视角的独特之处,归纳概括主要事件及人物的具体事迹,探讨文本反映的时代精神。 1.核心素养落实 [文本联读] 请结合以下新闻的知识,从多个角度简单分析消息《别了,“不列颠尼亚”》和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的不同之处,填写下表。 [读写联动] 请以“最好的模样”为题目,写一段抒情文字或一首小诗。要求:感情真挚,语言生动。不超过150字。 2.吟诵国学经典 [国学经典] ①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孟子·离娄》) ②公家之利,知无不为,忠也。 (《左传·僖公九年》) ③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论语·学而》) ④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论语·学而》) 3.必会学考对接 分析标题意蕴及作用 周婷、杨兴是《别了,“不列颠尼亚”》的署名作者。周婷、杨兴,实际上是新华社周树春、胥晓婷、杨国强、徐兴堂四位记者的合称。这四个人是这篇新闻的创作者。 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1842)爆发,英国船坚炮利,清政府战败。清政府在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中被迫割让香港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邓小平同志与时任英国首相的撒切尔夫人进行了多次交涉,明确地表达了中国政府将收回香港的意愿,同时这也是国家主权神圣不可侵犯的体现。最终在1984年的《中英联合声明》中达成协议,英国于1997年7月1日将香港归还中国。1997年7月1日0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在香港升起,经历了百年沧桑的香港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中国政府开始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这是中华民族的大事,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件大事。 [情境活动] 2024年7月1日是香港回归27周年纪念日,请你以香港一位普通市民的身份,发表自己的感想,对香港未来提出畅想,要求不少于200个字。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1.新闻要义 类别 广义 包括消息、通讯、访谈、报告文学、特写等 狭义 专指消息 特点 ①让事实说话,内容真实;②报道迅速及时;③语言简明扼要 要素 5“W”+1“H”:①when(何时);②where(何地);③who(何人);④what(何事);⑤why(何因);⑥how(何果) 结构 标题 引题 交代形势、烘托气氛、说明背景等 正题 对一则消息内容的高度概括 副题 补充说明情况或说明正题,往往是重要事实或结果的提要 导语 新闻的第一句话或第一段话,凝练简明地概述新闻的主要内容 主题 对导语内容进行展开,集中叙述事件、阐发问题和表明观点,是新闻的主干 2.零度写作 “零度写作”来源于法国文学理论家罗兰·巴特1953年发表的一篇文章《写作的零度》。“零度写作”方式多指作者在文章中不掺杂任何个人的想法,完全是机械地陈述。“零度写作”并不是缺乏感情,更不是不要感情;相反,是将澎湃饱满的感情降至冰点,让理性之花升华,写作者从而得以客观、冷静、从容地抒写。 1.根据你对内容的理解,补充空缺部分。 本文描写的是_____这一天,以英方活动为主要的情景,报道借景寓情,含蓄地对殖民主义进行了无情鞭挞,抒发了中华民族洗雪百年耻辱之后中华儿女的_____、_____、_____的感情。 2.找出文本中对应部分,将图示中的空缺部分补充完整。 ①_____ ②_____③_____ 活动一 把握将新闻事实和背景材料融为一体的写法 1.《别了,“不列颠尼亚”》视角独特,抓住几个重要时刻,真实再现了香港回归祖国的历史画面。作品既有生动的现场感,又有厚重的历史感,阅读时要关注文中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