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413883

人教版语文必修上册 第四单元测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5-01-1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85次 大小:7366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人教,语文,必修,上册,第四,单元
    单元测试卷(四) (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班级:_____  姓名:_____  学号:_____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①在家文化中,家庭和家族是一个社会的基本单位,个人的成就与价值,都要通过对家庭和家族的贡献来衡量和体现,在家文化的价值谱系中,繁衍生命不仅是个人的需要,更是对家庭和家族的责任。多子多福、人丁兴旺是普通民众最大的追求和愿望。西方学者马克斯·韦伯认为,衡量一个人的成就主要有三个指标:权力、金钱、声望。而在中国,衡量一个人成就的指标除了权力、金钱和声望,还要包括子孙后代。如果一个人功成名就,但是后继无人,在中国文化中也算不得十分成功,所谓“家道兴,看后生”。对比中西方衡量个人成就的差异,我们看到家文化对中国社会价值观巨大的影响力。 ②对于家庭和家族延续来说,传宗接代只是最基本的,品德与良好家风的传承才是真正意义的“薪火相传”。出于后世福泽和家族传承的考虑,传统社会的人们更注重对后代的道德教化,所谓“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从家庭和家族的长远发展和传承来看,古人重品德、轻财富的观念也就可以理解了。 ③家庭不仅在中国人的情感世界中地位重要,在中国人处理人与人关系、人与社会关系的理念中也举足轻重———家是中国人判断亲疏远近、采取不同措施的基点,费孝通先生用差序格局来比拟传统中国社会的结构。所谓差序格局指的是:社会中的每个人以自己为中心,根据血缘、亲缘、地缘等亲疏远近关系,结成社会网络,这就好比在水里面抛入一颗石子,以石子为中心会形成一圈一圈的波纹。这颗石子代表着自己,而远近不同的波纹则代表着亲疏关系。在我们乡土社会里,不但亲属关系如此,地缘关系也是如此。 ④家,既是判断亲疏远近的基点,也是孕育伦理规范的“温床”。传统社会中有五种基本的人伦关系: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这五种关系统称为“五伦”。在“五伦”中,父子、夫妇、兄弟都属于家庭关系,而君臣和朋友可以分别看作是父子、兄弟关系的衍生。在儒家看来,家国是一体的,一个人如果能将基于家庭的伦理规范扩展于整个国家,也便实现了理想状态。正如孟子所说:“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⑤中国人的家文化将家庭中的伦理规范作为基点,泛化到治理社会、管理国家,乃至一切社会思想和行为。学者梁漱溟将家文化称之为伦理本位———家庭亲子血缘关系的伦理关系,涵化了整个社会人际关系。可以说,无论是差序格局还是伦理本位,都是中国人家文化的一个缩影。中国人的家文化将社会乃至国家打上深刻的烙印,让伦理关系网络和情谊习俗成为我们生活的主导。即使在今天中国人的生活中,人情、关系、面子依然发挥着支配作用。 ⑥在家文化主导的逻辑中,家与国有着同样的结构,家庭的伦理规范既适用于解决家庭问题,也适用于治国平天下,正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齐治平”这些古人看起来天经地义的道理,在今天看来则逻辑不通:在家庭中讲究亲疏远近,长幼尊卑并无不妥,但如果将这套逻辑运用于治理国家,则会让公平、公正的精神荡然无存,尤其是在权力高度集中的皇权社会中,如果掌权者根据亲疏与好恶行事,自然就会滋生“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现象。 ⑦家国同构的弊端不止于裙带关系、门阀盛行,史学家黄仁宇认为,用家国同构的伦理本位思想治国理政,让传统社会结构发生畸变:上层是强有力的皇权,下层是以亲缘及血缘组织起来的家庭、家族,而连接上层与下层的商业组织、法律则发育不良———因为在伦理本位思想的指导下,人们用道德、伦理代替法律与契约去解决问题,如果整个社会的人都不以法律和契约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利益纠纷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