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早期村落分布 一、天下之大,何处是我家(村落·集镇·城市) 1、村落·集镇·城市———掠影 村 落 兴隆洼聚落遗址,发现于内蒙古赤峰敖汉旗,是距今8000多年前的原始村落。这里发掘出半穴居房址170余座,都是井然有序地成行分布,最大的房址面积达140平方米。该遗址被誉为“华夏第一村”。 耶莫遗址(公元前7000-前5800年),位于伊拉克北部摩苏尔以东。遗址有21座房子,每座房子有好几个房间,房间里有炉灶和地窖。遗址中发现大量石制、骨制工具,装饰品和塑像。遗址人口为500人左右。 作用:为人们的定居、繁衍和防卫提供保障,也为集体活动提供了便利。 聚落:人类聚居和生活的场所,包括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 景德镇是世界著名瓷都。史籍记载,“新平冶陶,始于汉世”。自元代开始历代皇帝都派员到景德镇监制宫廷用瓷,陶瓷工业非常繁荣。 英国库姆堡Castle Combe是位于号称英格兰最美乡村的Cotswolds地区南部的一个小镇,是英国保存最完好的中世纪古镇,全部是十四十五世纪的建筑。这个小镇建在山谷里,这里有小桥、流水、古镇,野鸭,童话般的意境。 集 镇 朱仙镇是中国古代名镇,位于河南开封西南。南宋时,岳飞在此大破金兵,朱仙镇由此名声大噪。明清时期,朱仙镇作为水陆舟车会集之所,商业十分繁盛。 古巴比伦城墙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座城楼。河对岸是巴比伦的新城区,一座大桥横跨幼发拉底河,使新城区跟主城连在一起。这座城墙不仅是巴比伦人用来抵御敌人的主要屏障,而且也是一道保护巴比伦城不受河水泛滥之害的可靠堤防。巴比伦城有100座铜做的城门,因此希腊大诗人荷马又把巴比伦城称为“百门之都”。 城 市(约公元前3500———前3100年) 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 ———《周礼·考工记》 周礼王城 天下一家 古罗马城复原图 古罗马排水系统 中国城市和西方城市最大的区别何在? 中:侧重政治,注重王权和秩序 西:侧重经济,注重商业和实用 穴居、巢居———半穴居———地面筑屋 2、自然·人·社会环境———和谐 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 ———《易·系辞下》 古之民未知为宫室时,就陵阜而居,穴而处,下润湿伤民,圣王作为宫室。 ———《墨子.辞过》 圣人教民而作。作用:遮风挡雨 家是怎么出现的?家出现有何作用? 材料 人类最初是住在洞穴里,当时的人们以狩猎为生。 在洞穴中他们很安全。人们在洞口生火,这样既能取暖又能在他们烤肉时防范动物。人类离开洞穴,气候或许是个原因,当冰川撤回到北方时,气候变得温暖潮湿,植物生长,阳光让人们走出洞门,正如它催发了花开。同时,冰河消融让其他地区的肥沃土壤得以显露,大批畜群也随之而去,离开人类居住的平原———这意味着狩猎不再是可靠的食物来。 从狩猎到农业、从洞穴到房屋是一个缓慢的、渐进的过程。大约是在1万年前,农业定居地诞生了,定居地意味着房屋。房屋是一种创造物,一种新东西,一种独立于洞穴观念的庇护所。洞穴的基本形态大体上是半圆的,于是房屋就设计成圆形的。 ———加得纳:《人类的居所: 房屋的起源和演变》,北京:北京大学-出卷网-,2006年,第1-2页 据材料人类居住场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试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变化:人类从穴居到定居。 因素:自然环境的变化;原始农业出现;建房技术发展。 二、世界之大,何以筑造家(世界各地的民居) 探究:世界各地民居建筑特征及其原因(阅读课本57———60页) 文明国度 建筑特征 原因 两河流域 古埃及 古中国 古希腊 罗马 黏土和芦苇制成砖头,栋梁用木材,几户人家墙壁建在一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