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游戏中的观察》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主要围绕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展开。教材内容包括多个有趣的游戏活动以及相关的观察引导。例如,通过“找不同”的游戏,让学生观察图片中物体的差异;利用“听声音猜物体”的活动,训练学生用耳朵进行观察的能力;还有“摸一摸猜物体”的游戏,锻炼学生触觉观察的敏锐度。在这些游戏活动中,穿插着对观察方法、观察顺序以及如何准确描述观察结果的教学内容。 (一)教材课文内容举例 “观察小彩球” 教材展示了一组彩色小球的图片,要求学生观察小球的颜色、大小、形状等特征。在这个活动中,引导学生先从整体观察小球的数量和颜色分布,再逐步观察单个小球的细节特征,如是否光滑、有没有图案等。同时,还会提出一些问题,如“哪个小球的颜色最鲜艳?”“这些小球中有没有形状相同的?”等,激发学生深入观察和思考。 “声音的奥秘” 课文呈现了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物体发出声音的场景图,如闹钟滴答声、风吹树叶声、敲击锣鼓声等。学生通过倾听不同声音的特点,尝试分辨声音的来源、高低、强弱等属性。并且会有一些拓展问题,如“怎样让声音变大或变小?”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声音与物体之间的关系。 二、整体设计思路 以游戏为载体,激发学生对观察的兴趣。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和物品入手,设计一系列循序渐进的观察活动。首先通过简单直观的视觉观察游戏,让学生初步掌握观察的基本方法,如按顺序观察、对比观察等。接着引入听觉和触觉观察游戏,拓展学生的观察感官体验,培养他们综合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交流分享观察结果,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逐步提升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准确描述物体的基本特征,如颜色、形状、大小、声音特点、表面触感等。 学会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知道不同感官在观察中的作用。 掌握简单的观察顺序和对比观察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参与游戏活动,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在观察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学会与同学合作交流,分享观察经验和成果。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对科学观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让学生养成细心观察、认真思考的科学学习习惯。 四、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并准确描述观察结果。 掌握基本的观察方法和顺序。 五、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理解不同感官观察到的信息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培养学生在观察中提出有价值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策略 情境教学法 创设生动有趣的游戏情境,将学生带入到观察学习的氛围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小组合作学习法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合作中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启发式教学法 通过提问、引导等方式,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七、教学准备 教学相关的图片、音频、实物道具等,如各种颜色和形状的小球、装有不同物体的盒子(可以通过听声音和摸形状来猜测)、发出不同声音的乐器等。 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展示图片、播放音频等。 为每个小组准备记录纸、彩笔等工具。 八、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一个神秘的盒子,告诉学生盒子里装着一些有趣的东西,但需要通过观察才能知道是什么。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观察。 提问学生:“你们知道什么是观察吗?”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设计意图:了解学生的前概念,为后续教学做铺垫。 (二)视觉观察游戏———找不同 利用多媒体展示两张相似的图片,图片中有一些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