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437026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2课 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练习题(含答案)

日期:2024-10-13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85次 大小:74128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答案,练习题,社会,史前,农业,编版
  • cover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2课 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练习题(含答案) 选择题 下列农作物最早是由我国远古先民种植的是(  ) A. 大豆和小麦 B. 花生和高粱 C. 甘薯和玉米 D. 水稻和粟 2. 我国是世界上农业起源地之一。我国栽培粟的起源地是(  ) A. 长江流域 B. 黄河流域 C. 淮河流域 D. 黑龙江流域 3. 农业革命最明显的影响是产生了定居这种新的生活方式。农业生产从播种到收获要经历一段相当长的时间,这样,必然要求农作者定居。我国河姆渡人和半坡人定居后出现的生 产、生活场景是(  ) ①人工栽培农作物 ②饲养猪、狗等家畜 ③靠采集野果为生 ④使用磨制石器 ⑤使用农业工具 ⑥居住在固定的房屋内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③④⑤⑥ C. ②③④⑤⑥ D. ①②④⑤⑥ 4. 考古工作者在河姆渡遗址中发现多处稻谷、稻草的堆积层,层厚20—50厘米,最厚处超过1米,若折算成稻谷,可达12吨以上。这可用于印证河姆渡人(  ) A. 已经从事农业生产 B. 已经学会物品交换 C. 广泛使用青铜工具 D. 开始推广牛耕技术 5.许倬云在《万古江河》中提到,现在常说的“新石器”与“旧石器”时代,以人类生产食物来维持生计的方式为分界线。从旧石器时代采集食物,到新石器时代生产食物。许倬云认为新、旧石器时代的分界线是(  ) A. 天然火的使用 B. 打制石器的使用 C. 群居生活的出现 D. 原始农业的兴起 6.半坡遗址出土的骨针、骨锥、陶制和石制的纺轮,可以说明半坡人(  )。 A.会制作玉器 B.会纺织和制衣 C.主要种植粟  D.会建造半地穴式房屋 7.考古工作者在河姆渡遗址发现了大量炭化的稻谷、谷壳、稻秆和稻叶堆积,最厚处达1米。稻谷外形完整,颗粒大小已经接近现代栽培稻。稻谷、稻叶堆积层的发现可用于印证河姆渡居民(  )。 A.已经从事农业生产 B.初步开始物品交换 C.广泛使用青铜工具 D.开始推广牛耕技术 8.半坡人烧制的彩陶绘有人面、鱼、三角形等多种图案,他们还用骨、陶等制成装饰品。这表明半坡居民(  )。 A.使用磨制石器 B.已经能种植粟 C.具有审美意识 D.过着定居生活 9.位于中原地区的仰韶文化(距今约7000—5000年)以彩陶最有特色,大汶口文化(距今约6300—4500年)的陶器在色彩以及纹饰方面就包含了仰韶文化的因素;而仰韶文化遗址中出土的鼎、罐、杯等陶器,有的器形与大汶口文化遗物近似甚至相同。以上材料说明( ) A.炎帝教民耕种,制作陶器 B.金属冶炼技术的产生及其发展 C.不同文化间存在借鉴现象 D.大汶口原始居民拥有私有财产 10.岗上遗址是以大汶口文化中晚期为主体的大型聚落遗址。在岗上墓葬中,随葬品差异很大,玉钺或石钺集中出现在高等级男性墓葬中。这可以印证( ) A.国家开始产生 B.农业经济发达 C.出现贫富分化 D.君主专制强化 11.考古学家在浙江余姚河姆渡发现了距今约7000年的丰富的稻作遗存,出土了相当多的稻作工具骨耜。该考古发现直接佐证了此处先民( ) A.种植水稻 B.打猎捕鱼 C.饲养家畜 D.磨制石器 12.考古发现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证据。陕西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以下石器说明半坡原始居民( ) A.已从事农业生产 B.以捕鱼狩猎为生 C.住半地穴式房屋 D.会人工种植水稻 13.考古学家曾在舟山马吞发掘出99个大小不等的土墩。土墩中出土了大量陶器、石凿、石镰等文物,出土的陶罐上还残留有6000年前的稻谷痕迹,这些文物共同印证了6000年前此地( ) A.正处于旧石器时代 B.稻作农业具有相当规模 C.人们开始群居生活 D.已经有了原始农耕生活 14.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以下考古发现表明( ) 浙江义乌桥头遗址出土的炭化稻粒 北京门头沟东胡林遗址出土的炭化粟粒和黍粒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 A.粟是当时最主要的农作物 B.我国农业生产历史悠久 C.当时已出现大规模精耕细作 D.农业生产广泛使用打制石器 15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