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442378

9.3《声声慢(寻寻觅觅)》课时优化训练(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日期:2024-11-23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68次 大小:2301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答案,必修,语文,高中,统编,训练
  • cover
高一语文 统编版必修上册课时优化训练 9.3 声声慢(寻寻觅觅) 一、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八声甘州 寄参寥子① 苏轼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问钱塘江上,西兴浦口,几度斜晖?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 记取西湖西畔,正春山好处,空翠烟霏。算诗人相得,如我与君稀。约它年、东还海道,愿谢公②雅志莫相违。西州路③,不应回首,为我沾衣。 [注]①参寥子:诗僧道潜,常与苏轼相酬和。元祐六年,苏轼因治理有功被召进京任职,临行作此词赠道潜。②谢公:指谢安。谢安早年隐居东山,做官后仍打算退隐东山,未能如愿。③西州路:谢安去世后,羊县经过西州时忆及故人,恸哭而去。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的开头,以风的多变以及潮水涨退等景象暗指世事的无常,表意比较含蓄。 B.“几度斜晖”以转瞬即逝的黄昏,表达词人对相聚美好却将要离别的伤感之情。 C.共赏西湖、访春山之雅事,“空翠烟霏”之妙趣,都强化“诗人相得”的意味。 D.诗中的情景涉及古代、往昔、眼前、来年等时间维度,气度恢宏,情感深挚。 2.古人常以“进”“———代指官职的升、降。苏轼的这首词与《念奴娇 赤壁怀古》分别反映“进”和“———之忧。请结合这两首词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题。 鹧鸪天 兰溪舟中 韩淲 雨湿西风水面烟。一巾华发上溪船。帆迎山色来还去,橹破滩痕散复圆。 寻浊酒,试吟篇。避人鸥鹭更翩翩。五更犹作钱塘梦,睡觉方知过眼前。 3.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作以景语发端:新雨之后,澄宇如洗,水面轻雾缥缈如烟,秋风鼓荡,具有一种清新怡人的情致。 B.次句写登州之情景,词人华发束巾,年事虽高,但轻装登州,缘溪而行,在轻巧的笔调中传达出词人的洒脱风貌。 C.下片中“寻”“试”两个动词,运笔灵巧,表达出词人悠然自得的潇洒风度,也抒发了词人寄情山水的心怀。 D.结尾处词人通过对梦境的描写,写出此次行程的目的地———钱塘,想象丰富;词人一夜安眠,写出了舟行之缓。 4.“帆迎山色来还去,橹破滩痕散复圆”是历来被传诵的名句,请从炼字的角度简要分析。 二、默写题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两句,收束了对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引起后面对历史的缅怀。 (2)《声声慢》中,“_____”一句表现了词人由于远离故乡、漂泊异地而产生的一种前路渺茫和孤立无援的失落感;“_____”一句描写了她在丈夫去世后,只身度日的孤单、清苦的生活状况;“_____”一句则是对自己内心情感的直接抒发。 (3)《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感叹东吴那个强盛的局面,都经历了无数的风雨,一去不返了,只留下京口供后人欣赏凭吊而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声声慢》中开头有七组叠词,看似平平淡淡无一愁字,却字字含愁,声声写愁,营造了一种如泣如诉的音乐效果,委婉细致地表达了词人在遭受深创剧痛后的愁苦之情。这七组叠词是:“_____,_____,_____。” (2)《声声慢》中写词人晚年愁苦心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可见词人满心皆愁,酒入愁肠愁更愁。 (3)《声声慢》中“_____,_____、_____”描述雨点打在梧桐叶上的情形,写出了词人不能自抑的凄苦。 (4)《声声慢》中“_____,_____”是说身世之痛、家国之恨、孤独之悲等如何是一个愁字能包括得尽、概括得了的。 三、语言表达 7.李清照《声声慢》词中的意象有淡酒、秋风、过雁、黄花、梧桐和细雨。请把你最喜欢的意象或诗句改写成情景交融的小片段。 8.《中国诗词大会》是央视首档全民参与的诗词节目,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