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476334

3.1《别了,“不列颠尼亚”》课件(共27张PPT)

日期:2025-02-03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5次 大小:2077557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别了,“不列颠尼亚”,课件,27张,PPT
  • cover
(课件网) 别了, “不列颠尼亚” 周婷、杨兴 第一课时 视频导入 香港回归 学习目标 了解香港回归时代背景及新闻相关知识。 梳理文本结构,归纳主要内容。 《别了,“不列颠尼亚”》选自《1949-1999新华社优秀新闻作品选集·对外新闻选》。作者署名为周婷、杨兴,实际上它是由周树春、胥晓婷、杨国强、徐兴堂四人的名字各取一部分组成的。其中周树春是新华社副总编辑,《参考消息》报社社长。 作者作品 1841年01月26日: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英国强占香港岛,事后清政府曾试图用武力予以收复,道光皇帝为此发下多道谕旨,但清朝始终不能捍卫领土完整。 1842年08月29日: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不平等的《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1860年10月24日:中英签订不平等的《北京条约》,割让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南地区给英国。 1898年06月09日: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租借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北地区及附近262个岛屿,租期99年(至1997年6月30日结束)。 1942年12月25日: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军进犯香港,驻港英军无力抵抗,当时的香港总督杨慕琦无奈宣布投降。香港被日本占领,开始了三年零八个月的“日治时期”。 1945年09月15日:日本战败后在香港签署降书,撤出香港。 背景资料 香港坎坷的历史 1982年9月,中英关于香港地位的谈判,在邓小平和当时的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之间进行。邓小平态度坚决地告诉撒切尔夫人:“主权的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我可以明确地告诉你们,中国在1997年要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本岛、九龙,否则,任何一个中国领导人和政府都不能向中国人民交待,甚至也不能向世界人民交待。”邓小平的话,令当时有着“铁娘子”之称的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在这位中国的“钢汉子”面前,低下了头。 1984年12月19日:中英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落实香港1997年之后实行“一国两制”制度。 背景资料 邓小平与香港回归 关于新闻 一、新闻的概念: 新闻是对新近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或者早已发生却是新近发现的、有价值的事实的及时报道 新闻的基本特点:真实性、时效性、简洁性 二、新闻有广义、狭义之分: 广义的包括———消息、通讯、访谈、特写等体裁 狭义的专指消息 三、新闻的组成部分: 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四、新闻六要素: 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因、何果 5W+1H 标题 1 新闻的核心,主标题表明新闻内容,副标题补充、解释主标题内容。 2 导语 3 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简明扼要地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 4 背景 (辅助) 5 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是对新闻事实的补充。 6 主体 7 对新闻事实的具体叙述,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阐释。 8 结语 (辅助) 9 新闻的结构 新闻的最后一句或最后一段,阐明所述事实的意义。 10 标题 1 任务一:梳理新闻结构,归纳主要内容 标题:“别了,不列颠尼亚” 导语(第1段):总写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英国结束对香港的殖民统治。 主体(第2-10段):集中描写英国撤离香港的重要场景及有关背景。 结语(第11段):概述英国在香港统治的结束。 01 02 03 04 任务二:精读主体部分,概括这一部分写了 哪些仪式或场景? 提示:关注时间结点的变化,标划文中的关键词,然后概括。 时间 地点 主要事件 港督府 1997年6月30日下午4点30分 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降下旗杆 港督府 彭定康乘中国南海车最后一次离开港督府 1997年6月30日下午4点40分 1997年6月30日晚6点15分 1997年6月30日晚7点45分 1997年6月30日最后一分钟 新的一天来临的第一分钟 1997年7月1日0时40分 添马舰东面的广场 “威尔士亲王”军营旁 中英香港交接仪式现场 中英香港交接仪式现场 中国南海 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