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485316

21古代诗歌五首《登幽州台歌》课件(共23张ppt)

日期:2024-11-28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9次 大小:237229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古代诗歌,五首,登幽州台歌,课件,23张,ppt
  • cover
(课件网) 登幽州台歌 导入 登高诗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辛弃疾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 陈子昂 人物简介 陈子昂(661———702) 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唐代文学家、诗人,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 写作背景 《登幽州台歌》写于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当时,武则天委派武攸宜征伐契丹,陈子昂在武攸宜幕府担任参谋。武攸宜缺乏将略,军事失利,陈子昂屡次进言,不仅不被采纳,还被贬为军曹。在极度苦闷忧愤的情况下,陈子昂登上燕昭王为招贤纳士而建的幽州台,写下了这首《登幽州台歌》。 解题 攀登 登幽州台歌 即黄金台,战国时期燕昭王筑,为燕昭王尊师郭隗之所。 古代的一种诗体,即歌行体。 登上幽州台所作的一首诗歌 初读 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唐 陈子昂 初读 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唐 陈子昂 翻 译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前:过去。 古人: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圣君。 后:未来。 来者:后世那些重视人才的贤明君主。 往前不见古代礼贤下士的圣君,向后不见后世求才的明君。 翻 译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念:想到。 悠悠: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 怆然:悲伤凄恻的样子。 涕:指眼泪。 想到只有那苍茫天地悠悠无限,自己止不住满怀悲伤热泪纷纷。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赏析 前两句吊古怀乡。 直抒胸臆,叹古时明君不可复见,后世贤主无法遇到。 从时间角度表现了诗人的孤独,为下文抒发悲怆的心情做铺垫。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赏析 后两句写诗人登上幽州台,怀才不遇之情油然而起。 从空间角度表现了诗人的孤独。 1.“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受 思考 向前看, 像燕昭王那样的古代贤君再也见不到了;向后看, 后代的贤君又在哪里呢 一种茫然与无奈自然涌上诗人的心头。 2.“独”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思考 “独”字表现了作者孤独寂寞凄凉的心境。 3.诗人为什么“独怆然而涕下” 思考 ①明君不见(不见古贤) ②壮志难酬(不见今贤) ③人生短暂(天地悠悠) ④孤独寂寞(独自) 4.《登幽州台歌》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思考 作者孤独地站在幽州台上, 仰首责问苍天。大地茫茫, 空阔寂寥, 没有一个知音, 内心满怀悲愤于是流下了眼泪。 《登幽州台歌》中表达陈子昂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诗句是?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理解性默写 《登幽州台歌》中抒发诗人独立于悠悠天地间, 孤独寂寞之情的诗句是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主题思想 这是一首吊古伤今的生命悲歌。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孤独遗世、独立苍茫天地的落寞情怀。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孤独和悲愤。 再次朗读 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唐 陈子昂 拓展积累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辛弃疾 壮志难酬的诗词 逆胡未灭心未平,孤剑床头锵有声。———陆游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 板书设计 登幽州台歌 俯仰古今 登高远眺 前、后 天、地 壮志难酬 怀才不遇 孤寂 悲凉 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登幽州台歌》。 2.收集表达豪情壮志的诗句。 3.比较这是诗与其它登高诗的区别。 谢谢观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