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498049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课件(共30张PPT含内嵌视频)

日期:2024-10-18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9次 大小:7878256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内嵌,PPT,30张,课件,文化,隋唐
  • cover
(课件网) 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课程标准(学习要求): 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思想文化领域的新成就。 一.多元合流———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 一.多元合流———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 时期 道教 佛教 儒学 玄学 汉代 魏晋南北朝 “无为” “自然” “清谈” 隋代 唐代 在民间广为传播,主张“贵儒”和“尊道” 三教并行; 道教最受尊崇 东汉末年,兴起 在中国盛行,也吸收儒、道的思想,渐趋本土化 武则天时有很大发展,形成不同宗派。(禅宗影响最大) 两汉之际,传入中国(白马寺) 地位动摇,开始吸收佛、道 “三教合归儒”,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道论 三教并行;复兴儒学 正统地位 儒学始终是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自主整理】请梳理教材,完成有关古代思想发展史的表格。 【思考】“三教合一”是否意味着儒学失去了正统地位? 一.多元合流———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 【思考】佛教、道教为什么会盛行?儒学为什么会受到挑战? 任何时代,苦难中的人民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对暴政反抗,一是籍宗教信仰,寻找未来的幸福。 ———柏杨 《中国人史纲》 道教强调人生的哀乐、现实的纵情,且备有长生之方、登仙之术……人们可由此来超凡脱俗,逍遥神游,求得精神上的充实和超越。……佛教致力于解决我国固有文化中难以解决的问题———人生归宿问题,从而有可能稀释、消除人们对于死亡的恐惧。 ———马怀良《崩溃与重建中的困惑》 魏晋时期政权更迭,社会动荡,人们缺乏精神寄托。 佛教和道教注重解决人生的现实问题,关注人的精神需求。 传统儒学充斥着伦理说教,却不能对人的生老病死提供解释和安慰。汉唐儒学简单的思想体系,已不能应对人们的各种思考和疑惑,它失去了权威的解释能力。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 儒学自身存在没有关注人生终极目标的缺陷 一.多元合流———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 【思考】结合材料,分析佛教、道教的盛行带来了哪些社会问题? 於是所在编民,相与入道,假慕沙门,实避调役,猥滥之极。 ———《魏书·释老志》 家家弃其亲爱,人人绝其嗣继。致使兵挫于行间,吏空于官府,粟罄于惰游(指僧侣的游手好闲),货殚于土木(指修建寺院)。 ———范缜《神灭论》 佛教兴盛,广修寺庙,耗费钱财; 与封建政府争夺劳动力,严重威胁政府利益; 一.多元合流———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 【思考】如何应对佛教盛行问题? “三武一宗之厄”: 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和后周世宗。 范缜 提出人的精神和肉体是统一的,对佛教进行抨击。 儒学复兴运动 韩愈 用天命论和封建纲常反对佛教观点 二.文化繁荣———文学、艺术和科技的发展 二.文化繁荣———文学、艺术和科技的发展 【自主学习】请梳理教材,完成魏晋至隋唐时期文学发展的表格。 时期 文学形式 代表人物 代表作 东汉末 建安文学 东晋 南北朝 骈文、民歌 唐代 曹操父子 陶渊明 田园诗 《孔雀东南飞》《木兰辞》《西洲曲》 《观沧海》 《归园田居》 唐诗 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盛唐双子星:李白、杜甫 中唐:白居易、元稹 晚唐:杜牧、李商隐 文学 二.文化繁荣———文学、艺术和科技的发展 文学 【自主学习】请利用“以诗证史”的研究方法,说明唐代历史的变迁。 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 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 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无题》 【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