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礼记二则 儒家经典“四书五经” 四书:《论语》《大学》《中庸》《孟子》 四书之称始于南宋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 五经:《诗经》《尚书》《礼记》 《周易》《春秋》 五经之称始于汉武帝时设五经博士 汉代把孔子定的典籍称为“经”,把孔子的弟子对“经”的解说称为“传”或“记”,《礼记》因此而得名,即对“礼”的解释。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相传为西汉戴圣编撰,儒家经典,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著作的选集。 《礼记》《周礼》《仪礼》合称“三礼”。 《礼记》是战国至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仪礼》的文章选集。主要记载和论述先秦的礼制、礼仪,解释礼仪,记录孔子和弟子的问答,记述修身做人的准则。 1.孔子,名___,字_____,_____末期鲁国陬邑人。中国古代著名_____、_____,____学派创始人。 2.四书是指《____》《____》《____》《_ 》; 五经是指《___》《___》《____》《___》《_ __》。 丘 仲尼 春秋 思想家 教育家 儒 大学 中庸 论语 孟子 诗 书 礼 易 春秋 3.汉代把孔子定的典籍称为“___”,把孔子的弟子对“经”的解说称为“___”或“___”,《礼记》是战国至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_____》的文章选集,是一部___家思想的资料汇编,相传为西汉_____编撰,又叫《___ _____》。与《_____》、《_____》合称“三礼”。 经 传 记 仪礼 儒 戴圣 小戴礼记 周礼 仪礼 学习目标 1、掌握作家作品等文学常识。 2、疏通文意,积累文言文词汇。 3、理解文章中教学相长的道理。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告诉我们一个真理:实践出真知。这条真理被历代人所认可,它出现在好多作品中,同样我们今天要学的《虽有嘉肴》也蕴含有这样的道理。 虽有佳肴 《礼记 学记》 《虽有嘉肴》节选自《礼记·学记》。 《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教育史上,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学的论著(第一篇系统性的教育学论文)。文字言简意赅,喻辞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所述教学相长、循序渐进、启发诱导等原则,至今仍有重要意义。 虽有/嘉肴(yáo),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知困,然后/能自强(qiǎng)也。 故曰:教学/相长(zhǎng)也。 《兑(yuè)命》曰“学(xiào)/学半”,其/此之谓乎! 朗读课文 译读,疏通文意 译文: 即使有美味的肉食,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其味道甘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虽:即使。 嘉肴:美味的肉食。嘉:好、美。 其:代词,它的。 旨:味美 至道:最好的道理。至:达到极点。 译文: 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有不懂的地方。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是故:所以。 困:困惑。 译文: 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就能自我反思;知道了自己困惑的地方,然后才能勉励自己。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自反:自我反思。 困,困惑 自强:v,自我勉励。 译文: 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尚书 兑命》说“教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这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其:表推测。 之,代词,代指这种情况。 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正常语序“其谓此之乎”。 其此之谓乎:倒装句,宾语前置。 文言知识点 1、《兑命》曰 2、学学半 兑,通“说”,指的是殷商时的贤相傅说。 “学”同“敩”(xiao)教导; 后“学”,学习。 一、通假字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