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章光的世界单元测试 (满分100分, 限时45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鸟飞天外斜阳尽,人过桥心倒影来”描绘了鸟儿飞过天上,夕阳也快要落下了的场景,人们过桥的时候可以在水中看到自己的倒影。下列光现象与人在水中倒影形成的原理相同的是 ( ) A.镜花水月 B.形只影单 C.海市蜃楼 D.立竿见影 2.阳光明媚的周末,不少市民到鹭栖湖游玩。湖畔盛开着五颜六色的鲜花,大树拖着长长的影子,几只白鹭从平静的湖面轻快掠过,水中的鱼儿欢快嬉戏。下列对此情景的解释正确的是 ( ) A.树荫下的圆形光斑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实像 B.白鹭在湖中的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C.看见水中的鱼儿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实像 D.鲜花五颜六色是因为阳光在鲜花表面发生色散现象 3.医院用额温枪判断病人是否发烧。额温枪测体温利用的是 ( ) A.超声波 B.次声波 C.红外线 D.紫外线 4.当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之间,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月球身后的影子正好落到地球上时,如图,在a、b、c、d位置此刻看不到日食现象的是 ( ) A.a、b两位置 B.b、c两位置 C.a、c两位置 D.a、d两位置 5.如图所示,一辆玩具车放入水中,从侧面看车轮浸入水中的部分变“扁”了,其原因是发生了 ( )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D.光的色散 6.如图所示为水位测量仪的示意图,光源S处发出一束激光,经水面反射后,在固定光屏上形成一个光斑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水面升高一些,反射角大小不变、光斑左移 B.入射光向上平移一些,光斑的位置不变 C.水面降低一些,反射角度数变小、光斑右移 D.入射光逆时针转动一些,光斑向左移动 7.涟水风光带的风景让人流连忘返,河边青翠树木和倒影相映成趣,下列现象形成原因与其相同的是 ( ) A.雨过天晴,美丽彩虹 B.山间小溪,清澈见底 C.林荫树下,光斑点点 D.水平如镜,池水映月 8.雨后晴朗的夜晚,月亮挂在天空,人在月光下行走,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人迎着月光走时,亮处是水,暗处是地面 B.人背着月光走时,亮处是水,暗处是地面 C.人迎着月光走时,暗处是水,亮处是地面 D.人背着月光走时,地面和水都是暗的 9.如图,竖直平面镜MN与直线 l 平行,人眼位于 P 点,其中P、Q、E均为直线l上的点,PQ长为3 m,QE=MN=1 m,QM=EN=4 m,点光源 S 在直线 l上且在 E 点以下的某区域内自由移动(图中未画出),此人恰好都能通过平面镜看见S的像,则点光源S移动的最大长度是 ( ) A.1 m B.2 m C.3 m D.4 m 10.如图所示,平面镜OM与ON镜面之间夹角为α,在两平面镜角平分线上有一个点光源S,如果要保证S发出的任意一条光线最多只能产生两次反射,则α的最小值是 ( ) A.120° B.90° C.72° D.60°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6分) 11.去年国庆放假,天气晴朗,阳光明媚,小雨同学去农村的奶奶家。小雨发现奶奶家的牛棚顶漏了一个三角形的小洞,阳光透射进来,在地上形成一个光斑,则光斑是 (选填“圆形的”“三角形的”或“不规则的”),这实际是太阳的 (选填“实”或“虚”)像。 1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墨经》中记载了世界上最早的“小孔成像”实验(如图所示),小孔成像是由光的 形成的;唐代诗句“潭清疑水浅”描绘了潭水清澈,让人感觉水变浅了,这是由光的 造成的。 13.某同学站在学校大厅衣冠镜前1.5 m的地方,像到该同学的距离为 m;该同学胸戴带一枚团徽,走近镜子,镜中团徽像的大小将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由于大厅内光线较暗,为了帮助他看清团徽,应当用光源照向 (选填“团徽”或“平面镜”)。 14.如图所示,光线在空气与玻璃的交界面上发生反射和折射,其中 是入射光线(请用字母表示),折射角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