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人无信不立 八(上)第二单元 综合性学习 信,会意,从人,从言。本义:一个人开口说话为,后表示开口许诺,即人的言论应当是诚实的。 活动一 引经据典话诚信 诚信是一枚凝重的砝码,放上它生命不再摇摆不定,天平即刻稳稳地倾向一端,所以古人把它放入“五常”之中,在中华文化中占据鼎足作用。 环节一 检索并搜集与“信”有关的材料,把材料记录下来。 ① 礼记:儒有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儒者不以金玉为宝贵,而以忠信为宝贵。) ② 孔子:言必诚信,行必忠正。(讲话一定诚信,行为必定中正。) ③ 杨简:以实待人,非唯益人,益己尤大。(用诚实来对待人,不只是有益于他人, 对自己更有益。) ④ 刘向:人倍信则名不达。(一个人违反了承诺,他的名声就得不到传扬。) ⑤ 墨子:言不信者,信不果。(言语不诚实的人,做事也不会有成果。) ⑥ 孔子: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人失去了信用,不知道他还可以做什么。) ⑦ 西塞罗:没有诚信,何来尊严 ⑧ 阿米尔:信用就像一面镜子,只要有了裂缝就不能像原来那样连成一片。 名言警句 ⑨ 商鞅立木 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 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史记·商君列传》 ⑩ 明山宾买牛 山宾性笃实,家中尝乏用,货所乘牛。既售牛收钱,乃谓买主曰:"此牛经患漏蹄,治差已久,恐后脱发,无容不相语。" 买主遽追取钱。处士阮孝绪闻之,叹曰:"此言足使还淳返朴, 激薄停浇(制止不淳朴、不厚道的坏风气)矣。" (选自《梁书·明山宾传》) 名人逸事 经典故事 范式千里赴约 范式字巨卿,少游太学,为诸生,与汝南张劭为友。劭字元伯。二人并告归乡里。式谓元伯曰:“后二年当还,将过拜尊亲,见孺子焉。”乃共克期日。后期方至,元伯具以白母,请设馔以候之。母曰:“二年之别,千里结言,尔何相信之审邪?”对曰:“巨卿信士,必不乖违。”母曰:“若然,当为尔酝酒。”至其日,巨卿果到,升堂拜饮,尽欢而别。 ———《后汉书·独行列传》 幽王烽火戏诸侯 周宅丰、镐,近戎。幽王与诸侯约:为高堡于大路,置鼓其上,远近相近,即戎寇至,传鼓相告,诸侯之兵皆至救天子。戎寇尝至,幽王击鼓,诸侯之兵皆至。人喧马嘶,褒姒视之大说,喜之。幽王欲褒姒之笑也,因数击鼓。诸侯兵数至而无寇。至其后,戎寇真至,幽王击鼓,诸侯兵不至。幽王之身乃死于骊山之下,为天下人笑。 ———《吕氏春秋》 环节二 汇总整理资料,根据要求进行分类: 观点类: 事例类: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正面类: 反面类: ① ② ③ ⑨ ⑩ ④ ⑤ ⑥ ⑦ ⑧ 环节三 研读所整理的材料,探求“信”之内涵。 ② 孔子:言必诚信,行必忠正。(讲话一定诚信,行为必定中正。) ⑤ 墨子:言不信者,信不果。(言语不诚实的人,做事也不会有成果。) 修身之本 范式千里赴约 范式字巨卿,少游太学,为诸生,与汝南张劭为友。劭字元伯。二人并告归乡里。式谓元伯曰:“后二年当还,将过拜尊亲,见孺子焉。”乃共克期日。后期方至,元伯具以白母,请设馔以候之。母曰:“二年之别,千里结言,尔何相信之审邪?”对曰:“巨卿信士,必不乖违。”母曰:“若然,当为尔酝酒。”至其日,巨卿果到,升堂拜饮,尽欢而别。 ———《后汉书·独行列传》 交友之道 幽王烽火戏诸侯 周宅丰、镐,近戎。幽王与诸侯约:为高堡于大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