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523220

11.1《谏逐客书》课件(共39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日期:2025-01-28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5次 大小:161081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11.1,谏逐客书,课件,39张,PPT,统编
  • cover
(课件网) 人教版必修下册 《谏逐客书》 李斯 学习目标: 1.了解李斯其人以及文章的写作背景,积累文言基础知识。 2.把握文章的思路,概括内容要点。 3.学习本文开门见山立论, 运用铺陈列举事实说理和比喻说理的方法。 第一课时 李斯生平 李斯 (?—前208),楚国上蔡人。 曾与韩非师从荀子,学帝王之术。 早年为楚小吏,后入秦,推行一系列加强君王专制的措施,官至丞相,助秦统一天下。 始皇死后,为赵高陷害而被腰斩。 《史记·李斯列传》中的几个典型情节 战国末年,韩国怕秦国出兵来攻,派水工郑国到秦国去,建议秦国在泾阳县西北开凿渠道,引泾水东流入洛水,称郑国渠,想用它来阻碍秦国向韩国进军。事情发觉后,秦宗室大臣提出逐客的主张,李斯也在被逐之中,他因此写了这封《谏逐客书》。秦王览毕,乃除逐客之令,复李斯官。 历史背景 1.注音 ①缪mù公 ②蹇jiǎn叔 ③殷yīn盛 ④鄢yān ⑤郢yǐng ⑥成皋gāo ⑦膏腴yú ⑧穰rǎng侯 ⑨太阿ē ⑩纤xiān离 灵鼍tuó 外厩jiù 傅玑jī 珥ěr 阿缟gǎo 搏髀bì 黔qián首 宛(yuān)珠 功施(yì)到今 赍(jī) 预习检测 “谏”,下对上进行劝诫的用语。旧时称规劝君主或尊长,使其改正错误。 这里的“书”不是书信,而是上书、奏章,上书,为古代臣子向君主陈述政见、逐条分析事理的一种公文文体,与“表”性质类似。“客”,客卿,指的是那些在秦国做官的其他诸侯国的人。 “谏逐客书”,即就逐客一事劝谏秦王而写的奏章。  题解 1.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昔缪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丕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缪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我听说官吏们在商议驱逐客卿,我私意认为这是错误的。 过去秦穆公访求有才干的人,在西边从戎地收用了由余,在东边从宛地聘到了百里奚,从宋国迎来蹇叔,从晋国招来丕豹和公孙支。 这五位先生,都不是出生在秦国,但是穆公重用他们,吞并了二十个小国,于是称霸于西戎之地。 秦孝公实行商鞅的新法,转移风气,改变习俗,人民因此殷实富裕,国家因此富强, 老百姓乐于为国家效力,各国诸侯都归附听命, (秦国)战胜了楚、魏两国的军队,攻占了上千里的土地, 至今安定强盛。 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秦惠王采用张仪的计策,攻取了三川之地,向西兼并了巴、蜀两国,向北获得了上郡, 向南取得了汉中,吞并了九夷之地,控制了楚国鄢、郢之地,在东面占有了成皋这样的要隘,割取了大量肥沃的土地,于是拆散了六国结成的合纵,使他们向西臣服秦国,功绩一直延续到今天。 秦昭王任用范雎,罢免穰侯,驱逐华阳君, 加强和巩固了王室的权力,抑制了豪门贵族的势力,一步步侵占诸侯各国,使秦国成就帝王的基业。 这四位国君(的大业),都是依靠客卿的功劳。由此看来,客卿有什么对不起秦国的地方呢! 假使这四位君主拒绝宾客而不接纳,疏远这些贤士而不加任用,这就会使国家得不到富强丰利之实,而秦国也不会有强大的威名了。 2.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说之,何也?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