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信息技术 第1课 初识算法 课题 初识算法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信息技术 年级 五年级上 教材分析 《初识算法》该课时教材编排了发现身边的算法、进一步了解算法,发现身边有哪些常见算法及什么是算法等的系列学习活动,学习算法的基本概念,知道算法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如何运用算法解决定量取水的问题。教材编排合理,教学环节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符合五年级学生认知特点。 教学目标 1、信息意识:能够认识到算法在解决问题中的重要性,了解算法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2、计算思维:能够通过学习算法的特征,培养抽象思维、逻辑思维和系统思维,提高问题解决能力。3、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够利用自然语言和流程图描述算法,运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算法设计和实现,培养创新思维能力。4、信息社会责任:学生能够认识到生活离不开算法,理解不同算法的效率可能不同,培养正确使用算法的意识和责任感。 重点 一、发现身边的算法二、进一步了解算法三、尝试用算法解决问题 难点 1、分析移棋子游戏算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要先找到完成这件事的方法和步骤。 我该怎样又快又好地完成一件事 在本单元,我们将借助学习与生活中的实例来认识算法,感受算法的神奇。 【学习目标】1.分析生活中的实例,认识算法。2.发现身边无处不在的算法。3.认识算法的基本控制结构。4.了解算法的描述方法。视频导入。 学生之间相互讨论怎样又快又好地完成一件事,并确立学习目标。 帮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算法,引入课堂。 500-100=400 你将学到 你身边还有什么算法?尝试举1-2个算法。 3.推荐算法:在社交媒体平台上,系统会根据用户的兴趣爱好和行为习惯推荐适合他们的内容或好友。 无论采用哪种方式,算法的描述都应该准确,没有歧义,以便于人们理解、交流甚至改进。 定量取水算法步骤 1:将杯子A装满;步骤2:将杯子A中的水倒满杯子B;步骤 3:倒空杯子 B;步骤 4:将杯子A中剩下的水倒入杯子 B;步骤5:将杯子A装满;步骤6:将杯子A中的水倒满杯子B,此时杯子A剩下 400 毫升水。 【小贴士】如果用计算机来解决问题,算法的描述要便于人与计算机之间的交流。【做一做】 阅读小明描述的算法,尝试能否成功量取400毫升水。小组交流大家更喜欢哪一种描述方式。下面是小王设计的另一个定量取水算法。解决同一个问题可以有多个不同的算法,我们需要努力找到执行效率高的算法。比较两个算法的执行效率,最简单的办法是比较它们执行的步骤数。一般执行步骤少的算法更高效。小王设计的定量取水算法步骤1:将水倒满杯子 B;步骤 2:将杯子B中的水全部倒入杯子A;步骤 3:将水倒满杯子 B;步骤4:将杯子B中的水倒满杯子A,此时杯子B中剩有100毫升水;步骤 5:倒空杯子 A;步骤6:将杯子B中的水全部倒入杯子A;步骤 7:将水倒满杯子 B;步骤8:将杯子B中的水全部倒入杯子A,此时杯子A中有400毫升水。【小贴士】你认为小明和小王的算法哪个更好?为什么?如果两个杯子的容积分别为800毫升和500毫升,要取600毫升水,小明和小王设计的算法能解决这个问题吗?如果两个杯子的容积分别为700毫升和500毫升,要取 200毫升水,他们的算法还能适用吗? 我认为小明的算法更好,因为他的步骤更简单,计算效率高一点。如果改变杯子容积和所求水量,小明和小王的算法不能适用。有没有一个算法可以解决任意两个杯子定量取水的问题呢 怎样量出!毫升水?好问题!前面我们想出的算法是解决一个问题,而算法工程师们追求的是用一个算法解决一类问题。 根据下列算法绘图,尝试多用几组数据(如a为2或5等),验证该算法能否画出任意边长的等边三角形。画等边三角形算法步骤1:从起点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