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530087

10月第四周 城市与城镇化——高考地理大单元每周拔高练 学案练习(解析版)

日期:2024-10-24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54次 大小:245600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10月,每周,解析,练习,学案,拔高
  • cover
第四周 城市与城镇化———高考地理大单元每周拔高练 第一节 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 一、基础知识梳理 知识点1:乡村的土地利用 1.乡村:以农业经济活动为主的地区。 2.农业用地类型:耕地、林地、草地、水域等。 3.乡村以农业用地和居住为主。当乡村发展到一定规模时,村落内部土地利用出现了简单的分化,以公共服务设施为中心,住宅往往由此向外环绕分布。 知识点2:城镇内部空间结构 1.城镇功能分区 (1)形成:土地利用的专业化,往往会形成不同的功能区。 (2)常见功能区 功能区 分布特征 居住区 是城镇中广泛分布的一种功能区 商业区 多位于城镇中心、交通干线的两侧或街角路口,主要为点状或条状分布 工业区 多分布在靠近河流、铁路、公路等交通比较便捷的地带,通常距离城镇中心较远 2.城镇内部空间结构 (1)定义:各种功能区在空间的组合。 (2)案例:香港商业区:集中在维多利亚港两岸居住区:分布在商业区的外围工业区:相对远离商业区和居住区 沈阳工业区:围绕交通线路呈扇状或块状分布在城市的东西两侧居住区:集中在市中心及其外缘) 知识点3: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1.形成因素 (1)经济因素:影响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 ①地租水平: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主要有交通便捷程度和距离城镇中心远近两个方面。 ②付租能力 (2)其他因素:政策、文化、环境等。 2.发展变化 (1)城镇发展的初期:地域范围狭小,各类功能用地混杂分布,并在中心区域自然集中。 (2)随着工业不断发展和服务业的兴起,城镇中心用地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问题日渐突出。为了降低成本、保护环境,城镇中心的工业企业纷纷向外搬迁,城镇内部空间结构随之发生变化。 知识点4:合理利用城乡空间的意义 措施 意义 发展卫星城、合理规划工业区、保留一定规模的绿地和河湖等生态涵养空间 有效改善环境状况,建设宜居的生活空间 合理安排居住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 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为生产和生活提供便利 通过规划,确定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场所、建筑物、街区或村落等 保护地方和民族传统特色,使人类历史和文化遗产得以永续相传 二、方法与技能分析 一、城镇功能区 功能区 形态 特征 区位选择及原因 商业区 占地面积小,呈点状或条状分布 活动繁忙,昼夜人口数量变化大,建筑物高大稠密,大城市中心往往形成中央商务区(CBD) 城镇中心、交通干线的两侧或街角路口 原因:①人口稠密,市场广阔;②交通便捷,便于商品流通 工业区 集聚成片 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并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靠近河流、铁路、公路等交通便捷的地带,距离城镇中心较远 原因:①减轻污染,保护环境;②交通便利,降低成本 居住区 占地面积大,工业化后出现分化 建筑质量上高级与普通居住区分化;位置上高级与普通居住区背向发展 高级居住区 城市外缘,与高坡、文化区相连 原因:①环境优美; ②文化氛围浓厚,人口素质相对较高 普通居住区 内城、工业区附近,与低地、工业区相连 原因: ①便于工人上下班;②居民收入水平及文化程度相对较低 二、三大功能区的判断方法 判断方法 具体说明 看面积大小 城市用地中居住区面积最大,其次是工业区,商业区面积最小 看距市中心远近 一般情况下,距离市中心由近及远依次为商业区、居住区、工业区 看形态特征 商业区一般呈点状、线状,居住区和工业区一般呈片状 看人口变化 商业区昼夜人口差别很大,白天人口多,晚上人口少;居住区与商业区变化相反;工业区人口昼夜差别最小 看建筑物密度 商业区建筑物高大稠密,居住区次之,工业区建筑物密度最小 看分布趋势 居住区、工业区不断向郊外移动,市中心比例逐渐下降;商业区虽也有向郊区交通便捷处移动趋势,但幅度较小,在市中心上升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