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开学考 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收族”是西周到春秋时期宗法制中的重要现象。即大宗宗子如果没有亲生儿子,就需要从同族同宗中收养族人的“支子”作为自己的继承人,这种现象被称之为“收族”。由此可知,周代的“收族”现象() A.背离了嫡长子继承制原则 B.有利于维护贵族集团的稳定 C.呈现“家国同治”的特点 D.体现了宗法制逐步走向瓦解 2.睡虎地秦简《法律答问》中记载:平民擅杀子,处以黥刑并且要终身服劳役;人奴擅杀子,同样要处以黥刑,然后交还主人。奴隶的“同罪不同罚”反映出在秦朝() A.政府维护奴隶主利益 B.豪强地主的势力强大 C.平民的实际地位最低 D.奴隶的人格遭到物化 3.西晋鼓吹曲辞仿造汉短箫铙歌有所新变。西晋官方制作的鼓吹曲辞按照宣、景、文、武的顺序梳理帝王功绩,与晋宣帝司马懿相关的五首曲辞分别描述其剿灭孟达、抵御诸葛亮、剿灭辽东公孙渊之战,赞其击退吴军对魏的攻伐后,又征吴之事,肇创帝基。西晋官方制作鼓吹曲辞反映了() A.统治者重构权力的更替过程 B.儒学成为了官方正统 C.艺术审美与史料价值的统一 D.宫廷文化传播到民间 4.“飞天”是佛教的重要艺术形式之一。北魏以前,莫高窟早期飞天多为男性,且都是上半身赤裸,双手合十具有浓厚的印度色彩。北魏后期,飞天开始向女性化发展,五官均匀,身上的飘带数量多达四五条,营造出飞动升空的视觉效果。这表明( ) A.时代变迁影响壁画艺术风格 B.各民族间的文化交融加速 C.外来文化决定飞天风格变化 D.北魏儒学受到巨大的冲击 5.元朝统治者在路、府、州、县除了按常规设总管、知府、知州、知县等官职,还在各级政府外另设一官职一达鲁花赤,代表中央督察地方行政,并规定达鲁花赤只能由蒙古人和色目人担任。这一官职的设置 A.表现了对汉族官僚的防备心态 B.扩大了地方政府的行政权力 C.体现了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加强 D.促进了民族之间的交流融合 6.民众日常生活能够反映时代特点。下列情景中,可能出现于北宋都城市民日常生活中的 是() A.早晨在家喝红薯玉米粥 B.晚上去夜市听人说书 C.到指定市场用银元购物 D.出门时穿件黄色棉袍 7.清朝顺治时期颁布“禁海令”、“迁海令”......不准商船渔舟片帆入海;乾隆二十二年又关闭江、浙、闽三海关,限制外商只准在粤海关一口贸易。以下对“闭关自守”政策分析有误的是() A.实质上是官方垄断贸易 B.外商在华贸易受到限制,民间贸易已被禁 绝 C.力图维护朝贡体制和朝贡贸易体系 D.给后人的启示是:“避免虚骄,顺应潮流” 8.徐光启指出,对待西学“欲求超胜,必须会通,会通之前,先须翻译”,但又认为“会通西学”“岂非礼失而求之野乎”。康熙是“西学东源”说的滥觞者,其逻辑起点是“中学优胜论”,这成为中国士人观察西学的基本立场和态度。上述对西学的认识() A.为中体西用埋下了伏笔 B.开阔了士人群体的视野 C.增强了民族自尊与自信 D.加快了传统文化的瓦解 9.19世纪60年代,容闳、冯桂芬、王韬等都对传统经学教育进行批判,极力推崇西式教育。然而此后30年间,他们对全盘改革旧教育、建设新的现代教育闭口不提,见到的仅是补缝堵漏的主意。思想敏锐而行动怯懦成为思想家们的典型性格。这一现象表明 A.社会整体环境不适应变革需要 B.士人对社会变局存在矛盾心态 C.知识分子的变革思想尚未成熟 D.经济结构落后制约着人才需求 10.20世纪30年代初,根据地政府多次号召群众为红军找医生、找药料,同时采取中药西药相结合的方式缓解药品短缺,还通过动员地方医师、自主培养医生来壮大红军医疗队伍。这些举措() A.丰富了抗日战争的内涵 B.有利于反“围剿”斗争开展 C.打破了日军的经济封锁 D.立足于提升解放区医疗水平 11.1954年起,全国逐渐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