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5章 人体的物质和能量的转化 复习课件 知识网络 人体的物质和能量的转化 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消化腺 消化道 消化和吸收 人体生命活动过程中物质和能量的转化 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 新陈代谢的意义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 血液循环系统 血液循环 人体的呼吸 人体的排泄 呼吸系统 呼吸运动 气体交换 泌尿系统 尿的生成和排出 呼吸作用: 有机物+O2 CO2+H2O+能量 酶 活细胞 这些原料和产物何去何从? +尿素等 食物中的七大营养素: 糖类、蛋白质、脂肪、水、无机盐、维生素、膳食纤维。 要先消化 (供能) 无需消化, 直接吸收 不能消化吸收 一、消化系统 结构 功能 消化道: 消化腺: 口、咽、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 唾液腺、胃腺、肠腺、胰腺、肝脏 唾液 胃液 肠液 胰液 胆汁 消化的主要场所 消化: 吸收: 糖类 蛋白质 脂肪 肠液、胰液 肠液、胰液 肠液、胰液 唾液 胃液 胆汁 (不含酶,物理消化) 主要场所是小肠 相适应 葡萄糖 氨基酸 甘油+脂肪酸 例1:[2014·苏州改编]如图表示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在消化道 中各部位(依次用A、B、C、D、E表示)被消化的程度。据图分 析,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X曲线代表脂肪消化的过程,Y曲线代表淀粉消化的过程 B.淀粉、蛋白质、脂肪主要消化的部位是C胃 C.在消化道D中,不含消化酶的消化液是胆汁 D.食物进入大肠前,X被分解成氨基酸,Y被分解成葡萄糖 C 淀粉 脂肪 胃 小肠 二、酶 酶 来源: 影响因素 特点 本质: 作用: 生物体细胞 蛋白质 催化 高效性 专一性 多样性 温度、pH等 例2:[2014·济宁]下表是几位同学探究实验的记录,请根据表中 信息填写有关内容: 试管编号 加入物质 处理方法 检验方法 现象 1 2毫升唾液淀粉糊 37℃10min 碘液 2 2毫升清水淀粉糊 37℃10min 碘液 3 淀粉糊 0℃10min 碘液 4 2毫升唾液淀粉糊 37℃10min 碘液 (1)若1号和2号作为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_____;变蓝的是_____。 (2)若1号和3号作为一组对照实验,那么3号试管中还应加入的物质是_____;3号试管变蓝,由此得出结论:_____能影响酶的消化作用。 (3)4号试管本应与1号有相同的现象,但结果出现了蓝色,你能推测少量淀粉未被消化的可能原因吗? _____。 唾液(唾液淀粉酶) 2号试管 2毫升唾液 温度 淀粉糊和唾液未充分混合(唾液中唾液淀粉酶偏少) 三、呼吸系统 结构: 功能: 呼吸道: 肺 (主要) 鼻、咽、喉、气管、支气管 气体交换: 空气 肺 血液 呼吸导致 气压改变 扩散作用 相适应 四、泌尿系统 结构: 功能: 肾脏 输尿管 膀胱 尿道 基本结构和 功能单位: 肾单位 肾小体 肾小管 肾小球 肾小囊 (主要) 尿的形成: 血液 原尿 尿液 肾小球的 滤过作用 肾小管的 重吸收作用 无血细胞、 大分子蛋白质 无葡萄糖 例6:[2014·嘉兴]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每时每刻都会产生代谢 废物,这些废物主要是通过泌尿系统以尿液的形式排出体外。如图 所示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肾单位,箭头表示形成尿液的两 个主要过程,请据图回答。(均填序号) 液体 部分成分含量(g/100mL) 葡萄糖 尿素 蛋白质 X 0.10 0.03 0.03 Y 0.00 1.80 0.00 Z 0.10 0.03 8.00 (1)上表中的三种液体取自肾单位的不同部位,分析三种液体的部分成分含量,其中X液体取自于图中所示的_____。 (2)某人在一次尿检中,检测到有少量红细胞,这是尿液形成中的_____过程发生了异常。 尿液 原尿 血液 ④ 肾小球滤过作用 ② 五、血液循环 1、血液 血浆: 血细胞: 55% 45% 运载血细胞;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含血红蛋白,运输O2和部分CO2 抵抗病菌侵入 加速血液凝固,防止伤口大量出血, 阻止病菌入侵 2、血液循环系统 结构 功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