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教科书P45~46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分数的产生,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直观教学和动手操作,使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理解并形成分数的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实践、创新和口头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教学的重点: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的难点:建立单位“1”的概念,认识分数单位。 【教学准备】 学具:橡皮泥、糖果、旗子、豆子、熊猫图。 教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1. 玩“说一不二”游戏 (1)2块橡皮泥:1+1=? 错了!一块橡皮泥再加一块橡皮泥等于一块。 (2)5块糖:你猜2+3=? 2+3怎么等于1呢?(5块糖放进一个袋子里,不是一袋糖了吗?) (3)50+50=?反应太快了!怎么等于“1”呢?这100个苹果不是就是“1”筐苹果吗? (4)谁也能举一个“说一不二”的例子呢?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导入,使学生在出乎意料的答案中产生对学习分数的兴趣,唤起了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初步感知分数单位“1”在生活中的应用,为后面突破难点奠定扎实的基础。 (二)动手操作,创造分数 1、动手操作,感知意义 师:请同学们前后四人为一个小组,利用手上的学具(8颗棋子、2块糖、10粒豆子、一幅熊猫图)动手摆一摆、分一分、说一说你把什么看作了一个整体,创造了一个怎样的分数。 学生操作、汇报展示所创造的分数。 【设计意图】在三年级分数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让学生自由地表示分数,加深学生对分数意义的感知,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平均分的整体,既可以是一个物体,也可以是一些物体,为理解分数的意义做好准备。 2、深化整体,总结意义 师:刚才我们把15面小旗,6只熊猫分别看作了一个整体,从而再一次揭示了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表示,我们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那么我们还可以把什么看作一个整体?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说“我把一张饼看作一个整体,把4个棋子看作一个整体,把全班50套桌椅看作一个整体,把全校师生看作一个整体等等,从而深刻体会了一个整体的含义,进而引出单位“1”。 师:请同学们独立完成课件上的练习题,并结合练习,想一想你们觉得什么是分数呢? 学生可能会说: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就可以用分数表示。教师结合前面的活动,引导学生完善,这里不仅仅是一个物体,还可以是一个计量单位、一些物体,从而形成比较完整的说法。 板书: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是一些物体等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3、巧妙练习,强化意义 师:大家看这里有一个分数,你能试着给它配几幅图吗?配出一幅的是达标,2幅以上的是良好,3幅以上的是优秀! 【设计意图】通过激励性的语言,使学生们跃跃欲试,就会出现许多不同的作品。因为学生假设的整体不同,也就是单位“1”不同,因此所配出来的图是不一样的。借助为分数配图这一环节,从另一个侧面进一步强化了分数的意义。 (三)实例探究,认识分数单位 课件出示教科书P46。 师: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学情预设】学生会说,看到了一堆糖或12颗糖。 师:那么这里的12颗糖可以看成什么? 【学情预设】12颗糖可以看成一个整体,看作单位“1”。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然后汇报,课件相应地呈现分的过程和相应的分数。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同样是分一堆糖,为什么会得到不同的分数呢? 【学情预设】平均分的份数不同。 师:同一个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