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苏武传》练习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令尹子兰闻之,大怒,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顷襄王怒而迁之。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皆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 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 (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材料二: 初,武与李陵俱为侍中,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因谓武曰:“……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愿听陵计,勿复有云。”武曰:“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亡所恨。愿勿复再言。” 陵与武饮数日,复曰:“子卿壹听陵言!”武曰:“自分已死久矣!王必欲降式,请毕今日之欢,效死于前!”陵见其至诚,喟然叹曰:“嗟乎,义士!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 后陵复至北海上,语武:“区脱捕得云中生口,言太守以下吏民皆白服,曰上崩。”武闻之,南乡号哭,呕血,旦夕临数月。 昭帝即位,数年,匈奴与汉和亲。汉求武等,匈奴诡言武死。后汉使复至匈奴,常惠请其守者与俱,得夜见汉使,具自陈道。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单于视左右而惊,谢汉使曰:“武等实在。” 于是李陵置酒贺武曰:“今足下还归,扬名于匈奴,功显于汉室。陵虽驽怯,令汉且贳陵罪,全其老母,使得奋大辱之积志,庶几乎曹柯之盟,此陵宿昔之所不忘也。收族陵家,为世大戮,陵尚复何顾乎?已矣!令子卿知吾心耳。”陵泣下数行,因与武决。单于召会武官属,前以降及物故,凡随武还者九人。 数年,昭帝崩,宣帝立,赐爵关内侯,食邑三百户。武年老,上闵之,问左右:“武在匈奴久,岂有子乎?”武因平恩侯白曰:“前发匈奴时,胡妇适产一子通国,愿致金帛赎之。”上许焉。后通国随使者至,上以为郎。武年八十余,神爵二年病卒。 赞曰:称“志士仁人,有杀身以成仁,无求生以害仁”,“使于四方,不辱君命”,苏武有之矣。 (节选自《汉书·李广苏建传》) 【注】曹柯之盟:春秋时鲁齐在柯会盟,鲁将曹沫手持匕首威胁齐桓公归还所侵之鲁地。 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身之察察”和“蒙世之温蠖”两个句子中“之”的意义用法不同。 B.“事”和《论语》中“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的“事”意思相同。 C.“陛下春秋高”的“春秋”,指年龄,与成语“春秋鼎盛”中的“春秋”意思相同。 D.昭帝,指刘弗陵,是用谥号称皇帝;谥号有褒贬等感彩,有美谥,有恶谥。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综合选文与课本可知两传写法有差异:《屈原列传》在叙事中融入大段的议论;《苏武传》以叙为主,把褒扬寄寓在叙事中,在末尾的“赞”中直抒胸臆。 B.渔夫两次用“何故”质疑屈原的遭遇,认为他应该随波逐流;屈原拒绝渔夫的建议,怀石沉江。《史记》描写两人对话,凸显屈原浊世中持守正道的品质。 C.李陵批评汉武帝残酷寡恩,劝苏武不要守节;苏武予以反驳,先说皇恩厚重,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