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548800

第14课 《背影》课件

日期:2024-11-28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5次 大小:56645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14课,背影,课件
  • cover
(课件网) 《背影》 朱自清 背影匆匆 父爱深沉 作家李广田说,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学生心目中,“‘朱自清’三个字已经和《背影》成为不可分的一体”。 《背影》这篇文章以它的真实与诚挚,打动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这篇经典中的经典,探寻它感人至深的奥秘。 学习目标 1.感知父亲形象,尤其是“背影”的形象,体会父子间的深厚感情。 2.把握文中“我”的情感态度的变化,深入理解课文。 3.思考课文为何以“背影”为中心,了解文章的叙事方式。 4.反复朗读课文,品味课文独具特色的语言。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苏扬州人。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他的散文以文笔洗练、语言秀丽箸称,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背影》《绿》等。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收在《朱自清文集》里。 走近作者 交 卸 奔 丧 踌 躇 迂 腐 蹒 跚 晶 莹 颓 唐 琐 屑 差 使 狼 藉 簌 簌 拭 xiè sāng chóu chú yū pánshān tuí suǒxiè yíng chāi jí sù shì 读准字音 文体知识 散文 散文,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散文包括杂文、小品文、随笔、报告文学等; 狭义的散文专指表现作者情思的叙事、抒情散文。 散文的取材广泛,包容大千世界,表现人生百态。 散文的表现手法不拘一格,可以叙述事件,可以描写人物形象,可以托物抒情,可以发表议论。 散文的第一要素是表现自我的真实情感,而其形式的自由,便于作者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抒发情感。根据表达方式的不同,散文可分为记叙性散文、抒情性散文、议论性散文等。 本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 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划分层次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1)开篇点题,难忘父亲的“背影”。 (2-6)叙述“我”跟父亲回家奔丧的有关情节,望父买橘,刻画背影,表现父亲的爱子之情。 (7)写别后思念,泪光中再现“背影”,抒发对父亲的深切思念之情。 整体感知 2.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为何两年不相见? 文中几次写到父亲的背影?“背影”在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整体感知 背景链接 1916年 1917年夏 1917年冬 1921年 1925年 1928年 1945年 朱自清的父亲包办了朱自清的婚姻,朱自清对此有怨言,由此父子生隙。 朱自清改原名“朱自华”为“朱自清”,父亲知道后很生气。 父亲失业,祖母去世,朱自清赶到徐州与父亲一道回扬州奔丧。《背影》中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一年。 朱自清从北大毕业后参加了工作,父亲为缓解家庭经济紧张私自扣留了朱自清的工资,父子发生剧烈矛盾,朱自清离家出走。父子之间开始长达多年的冷战。 朱自清的父亲写信给儿子,告之“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朱自清在泪水中完成了《背影》。 朱自清的父亲读到《背影》,父子冷战解冻。 朱自清父亲去世。 整体感知 3.文中几次写到父亲的背影?“背影”在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第一次(第1段) 第二次(第6段) 第三次(第6段) 第四次(第7段) 思背影(思念父亲) 望背影(望父买橘) 别背影(父子分别) 念背影(别后怀念) 全文以“背影”为线索,以“背影”为父爱的象征点、父子之情的交会点、情感变化的转折点、父子关系改善的触发点。 请用“我从 (词或句子)的 描写中,看到了一个 的背影,因为 ”这个句式来说说。 1.第6段是怎样描写父亲的背影的? 思考探究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1.第6段是怎样描写父亲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