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558671

赣美版美术六年级下册第18课 名家的画课件 课件(共19张PPT)

日期:2025-05-25 科目:美术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56次 大小:370583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课件,美版,美术,六年级,下册,18课
  • cover
(课件网) 名家的画 传綮写生(之一 西瓜) 八大山人是与凡高齐名的中国艺术家   八大山人,明末清初艺术家,真实的名字叫朱耷,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第十六子朱权的第十代孙。八大山人在中国艺术史上的地位,就像梵高在西方艺术史上的地位是一样的。 凡高与八大山人确实有许多共同点:   第一,凡高与八大山人都是划时代的伟大的艺术家。   第二,他们对后世的艺术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第三,凡高与八大山人都被社会所排斥。   第四,凡高与八大山人都有精神病。   凡高与八大山人有什么不同?我们从凡高的作品中,感到扑面而来的是火一样的激情,痛苦隐在激情的烈火之中。而在八大山人的作品中,感到扑面而来的冷漠、孤独和痛苦,感到在八大山人的内心深处,是一座冰山。 八大山人的一生大约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一、出家为僧的时期   这个阶段,从23岁--55岁,即1618--1680年。他当了22年和尚。   明朝灭亡后,1644年,就在朱耷19岁时,也就是崇祯17年3月19日,李自成的大顺军攻破了北京城,崇祯皇帝亲手杀死了爱妃和女儿,在景山上吊死了。崇祯的死,标志着明朝的灭亡。这对于八大山人来说,是毕生的痛。他时常在自己的作品中记下这个刻骨铭心的日子。崇祯死后,清兵入关, 1645年,朱耷20岁,南昌陷落,朱耷家中90余口人全部被杀,只有一个人幸运逃出,他就是八大山人。他在荒山野岭中避难。后来,他被人救到一个庙里。   于是,八大山人23岁,剃发为僧,僧名传綮。八大山人在这个时期的绘画,主要是写生画。例如,《西瓜》、《芋头》、《石榴》、《水仙》、《草虫》等等。八大山人这个时期作品的总的特点就是写实。一个小虫,一片叶子,都画得栩栩如生。但是,对情感的表现是不够的。所以,八大山人对这些作品是不满意的。他认为,太过于写实,影响了情感的表现,他为此陷入深深的苦闷之中。 瓜月图 木瓜图 二、还俗矛盾期   这个阶段,从55岁到65岁,即从1680年-1690年。   八大山人回到了南昌,以后,我们不知道八大山人这时的生活发生了什么重大的变化,八大山人疯了,后来经过一年多的调养,才恢复正常,又开始了作书作画的生涯。 这时,八大生活发生了转折。表现在:   首先,他靠卖画维持生计。其次,他开始使用"八大山人"这个名字,称自己为"驴"或"驴屋"。再次,他不说话了。他大书一个"哑"字贴在门上。最后,他对投靠清朝的官吏更仇视了。 孔雀竹石图 江西巡抚宋荦深深地为八大的绘画和诗文所折服,迫不及待地想见到八大山人。八大山人讨厌他,便于1690年画了《孔雀竹石图》,题写了一首著名的诗:   孔雀名花两竹屏,竹梢强半墨生成。   如何了得论三耳,恰是逢春坐二更。   这首诗,就是讽刺宋荦的。在宋荦的府内,就养着一对孔雀,府前有一块竹屏,有时也画几笔兰竹。诗的前两句都由此而来。后两句是讽刺清朝官员奴颜卑膝的丑态。所谓"三耳"有一个典故。说一个奴才,叫"臧三耳",人都有两耳,而奴才要有三耳,一为主子打听消息;二为精细地领会主子的意思,才能把主子侍候得好些。最后一句是说,大臣上朝,是在五更,但是,大臣怕晚了,到二更天就坐着等待了。好一幅奴才像!   这幅把宋荦搞得哭笑不得的《孔雀竹石图》,却成了中国绘画史上的名作。 三、艺术成熟期,65岁-80岁,1690年-1705年。   这个时期,八大山人画了许多禽鸟图,表达了蔑视,仇视,傲视,逼视,怒视等情感。总之,八大山人有多么复杂的情感,鸟儿就有多么复杂的情感。      八大山人在这个时期绘画的总的特点是对情感十分露骨、率直的表现,过于直白。 鱼鸭图(局部) 《鱼鸭图》那些鸭子,睁着大大的白眼。中国人说,青眼看人,是表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