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578774

小学数学人教版(2024)六年级上《倒数的认识》课件(共19张PPT)+ 教学设计+ 自学单

日期:2025-04-07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16次 大小:554916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小学,课件,自学,教学设计,PPT,19张
    六上数学《倒数的认识》自学单 ★请同学们先认真自学课本第27~28页 1、计算下面各题: 2、观察规律: 通过观察上面的算式,我发现: 3、我知道: 互为倒数 例如: 因为,×=1所以 和 互为倒数,也就是:的倒数是 的倒数是 。 因为9×( )=1 所以 和 互为倒数, 也就是: , 。 4、我会求一个数的倒数: 分子、分母交换位置 6= 分子、分母交换位置 的倒数是( ) 的倒数是( ) 35的倒数是( ) 的倒数是( ) 重点思考 1的倒数是( )为什么? 0有倒数吗?为什么? ★收获与困惑 我已经学会了: 我还想知道:倒数的认识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287页例1。 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例1,这部分内容属于数与代数板块。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分数、整数、小数,并会进行分数加、减、乘运算的基础上进行的。学好该部分内容,为学习分数除法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 起始能力: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各种数及其运算,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概括能力,但是其数学思维还在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中。 个性心理特征:六年级的学生具有活泼好动等特点,但同时其好奇心强,探究、挑战的欲望强烈,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些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 教学目标: 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通过计算、观察、讨论等活动归纳倒数的意义,总结求倒数的方法。 培养观察、归纳、推理和概括能力,培养符号意识,发展数学思维。 教学重点: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互为倒数”的含义。 教法学法:讨论法、讲授法,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师:把下面的字或数上下交换位置,得到新的字或数是什么? 吞 杏 (设计意图:利用游戏引入课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新知探究 1.计算讨论,认识倒数 师:将每对分数进行加、减、乘运算,你发现了什么? 师:如果这样的两个数互为倒数,你能概括倒数的定义吗?与四人小组交流。 生(预设):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师:这个定义里有哪些关键点? 师:要互为倒数必须满足两个条件,第一,乘积是1;第二,必须是两个数相乘。 2.发现特点,学会判断 师:观察互为倒数的两个数,你发现了什么? 生(预设):两个数的分子分母交换了位置。 师:这是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的特点。 师:你能判断下面哪两个数互为倒数吗?你是怎样判断的? 师:你能总结判断两个数是否互为倒数的方法吗?与同桌互相说说。 (设计意图:在“倒数的认识”教学前,学生已掌握了分数加、减、乘法的计算方法,让学生通过加、减、乘运算进行探究,自主发现乘法的特殊性。通过观察、讨论等活动,归纳倒数的意义,发现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的特点。) 3.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师:你会求一个数的倒数吗? 真分数、假分数 整数、1、0 小数 带分数 师:请四人小组同学讨论、总结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生(预设):不管是分数、带分数、小数还是整数,求其倒数的过程都是先将其化成分数,再交换分子分母的位置 (设计意图:此环节分为四类数进行教学,分别出示实际例子,让学生自主探究、思考、与四人小组交流并概括求每一种数的倒数的方法,最后四人小组同学再次根据概括的方法总结出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普适方法。以分类实例探究———交流———概括、总结方法的“先分后合”的形式,并在其中穿插“开火车”说出一个数的倒数的游戏,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数学认知结构,激发学习兴趣培养探究、归纳总结的能力。在总结方法时用字母表示数,培养符号意识。) 三、练习巩固 1.填空 (1)乘积是( )的( )个数互为倒数。 (2)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