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580889

人教版 第三单元《倒数的认识》课件(共11张PPT)+(教案)(共2份打包)

日期:2025-04-08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82次 大小:295756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份,教案,PPT,11张,人教,课件
    《倒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27~28页内容。 【教材分析】 《倒数的认识》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分数除法第一课时的内容。本节课由原教材的“分数乘法”单元移到“分数除法”单元,并独立成一小节,作为分数除法教学的准备内容,这样的编排更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主要包含两部分的知识:一是倒数的意义,二是求一个数倒数的方法。 【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经过长期的小组合作学习,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活动经验,具备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知识上面通过自学已经自主构建有关倒数的知识,但对倒数意义的理解还停留在表面,对找带分数和小数的倒数有一定的困难,尤其是0和1的倒数存在疑惑。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倒数的方法; 能力目标:在自主探索交流活动中,培养观察、归纳、推理和概括能力,发展数学思维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刻苦专研的精神 评价目标:用评价来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也让学生学会评价他人、评价自己,建立自信 【教学重点】 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一个倒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互为倒数”的含义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 学具准备:课前自学单,课中作业单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理解互为 师:今天廖老师想借此机会结交一个新朋友(听课老师)。这样廖老师和某老师就互相成为了朋友。(板书:互为)看来朋友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其实在我们数学里也有像这样相互依存的关系的数(出示课题:倒数的认识) 【设计意图:借助“朋友”之间的相互依存的关系,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互为”这一抽象的概念,突破教学难点 】 二、汇报展学、因势利导 师:课前同学们已经自学了倒数,下面请同学上台来分享你的自学成果! 1、个人汇报自学成果。 预设1:我已经知道倒数的意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老师适时板书:乘积是1的两个数 倒数) 预设2:我知道怎么求一个数的倒数 (1)求一个分数的倒数 老师可以引导学生上台举例讲解。师:那你是怎么求一个数的倒数。(预设:学生可能会说:只要交换分子分母的位置)利用学生举得例子,说说为什么分子分母交换位置就可以了!引导学生从倒数的意义上理解。老师适时引导学生说出倒数的关系,并板书:x和y互为倒数,x是y的倒数。Y是x的倒数 老师与学生互动练习口头求分数的倒数 (2)求一个整数的倒数 师:刚才我们求得都是分数的倒数,那你还会求什么数的倒数呢?可以引导学生上台举例讲解。老师与学生互动练习口头求整数的倒数。 (3)小组合作研究1和0的倒数 老师适时板书:1的倒数是1 0没有倒数 【设计意图:在倒数中1和0是比较特殊,学生不容易理解,这里借助小组合作的方式重点研究讨论,以期更好的突破这一难点。 】 三、质疑研学、释疑精导 1、在自学过程中你遇到哪些困惑?你还想知道什么? 预设学生可能提出:小数有没有倒数?如果有怎么求?带分数有没有倒数?如果有怎么求?等等(老师即时板书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学生提出的困惑可暂时搁置 2、在思辨中悟透倒数的意义 通过呈现判断题,让学生对倒数中的核心概念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如:乘积是1 两个 数(课件呈现) 最后一个判断题是选择数学书中28页小红和小亮的对话,引出思考:小数有没有倒数?对倒数意义中的“数”深化理解。这里的数包括:整数 、小数和分数。因此就可以解释小数和带分数都有倒数 【设计意图:在说一说,议一议环节中,学生只是初步的理解了倒数的意义。但对定义中的核心词“乘积” “两个”“互为”只是停留在表面,通过4道辨析题。来帮助学生深入的理解倒数的意义】 3、小组讨论求小数和带分数倒数的方法 小结:只要把小数或带分数化成真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