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3.4 实数的运算 浙教版(2024) 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三章 实数 目录/CONTENTS 新知探究 情景导入 学习目标 课堂反馈 分层练习 课堂小结 学习目标 1.能按照实数运算的顺序进行运算 2.能用计算器进行近似运算 3.能运用实数运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情景导入 一个物体自由下落时,它所经过的距离h(米)和时间t(秒)之间的关系式为:h=gt2(g≈10米/秒2),你能将时间t用距离h表示出来吗? ∵h=gt2=5t2,∴t2=,∴t=。 新知探究 合作学习 我们学过哪些有理数的运算法则和运算律?请和同学交流讨论,把它们总结出来。 实数运算的顺序是:先算乘方和开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若遇到括号,则先进行括号里的运算。 数从有理数扩展到实数后,有理数的运算法则和运算律在实数范围内同样适用。 课本例题 我们同样可以用计算器进行实数的运算。 近似计算时按题目的要求将 用计算器算得的结果取近似值。 解:(1)按键顺序为 (2)按键顺序为 做一做 1.1 1.260 10.66 1.4 课本练习 3. 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并举例说明理由。 (1)两个无理数的和一定是无理数; (2)两个无理数的积一定是无理数。 探究活动 用计算器探究: 将2连续开平方,按键顺序如下: 连续按 ……你发现了什么?再用5,14,23等大于1的数试一试。 通过该探究活动,我们可以发现这样的结论:将2连续开平方,所得的数越来越小,而且越来越接近1. 再用5,14,23,…等大于1的数试一试,得到相同的结论. 分层练习-基础 知识点1 实数的运算 1. 计算 + +|-4|的结果是( C ) A. 8 B. -4 C. 4 D. 12 2. 计算:2× -2×(-1)的结果是( A ) A. 2 B. 1 C. -2 D. -1 C A 3. [2024·金华期中]下列说法: ①两个无理数的和一定是无理数; ②一个有理数与一个无理数的和一定是无理数; ③一个有理数与一个无理数的积一定是无理数. 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B ) A. 0 B. 1 C. 2 D. 3 B 4. 计算: (1)22+|-3|- ; 【解】原式=4+3- =4+3-5 =7-5=2. (2) - ; 【解】原式=10+3 =13. (3) × - ; 【解】原式=5×3-(-1) =15+1 =16. (4)2×(3- )+2× -6. 【解】原式=6-2× +2× -6 =0. 知识点2 利用计算器计算 5. 用计算器计算时,按键顺序是:2ndF 4 · 2 =,则它 表示的算式是( B ) A. ×2 B. C. D. 以上均不对 B 6. [母题 教材P91例2]在计算器上依次按键 7 - 2ndF 8 =,则计算器显示的结果与下列各数最接近的一个 数是( B ) A. 0.5 B. 0.6 C. 0.8 D. 0.9 B 7. 用计算器计算(结果精确到0.01): (1) - ; 【解】原式≈1.35. (2) -4π+3× ; 【解】原式≈-6.07. (3) + . 【解】原式≈0.59. 8. [母题 教材P92例3]天气晴朗时,一个人能看到大海的最远距离s(单位:km)可用公式s2=16.88h来估计,其中h(单位:m)是眼睛离海平面的高度,如果一个人站在岸边观察,当眼睛离海平面的高度是1.5 m时,能看到多远(精确到0.01 km)?如果登上观望台,当眼睛离海平面的高度是35 m时,能看到多远(精确到0.01 km)? 【解】当h=1.5时,s2=16.88h=16.88×1.5=25.32, 则s= ≈5.03,即能看到5.03 km远. 当h=35时,s2=16.88h=16.88×35=590.8, 则s= ≈24.31,即能看到24.31 km远. 分层练习-巩固 9. [2023·丽水调研]已知a,b是两个实数,满足a+b=0, 下列是关于a,b的五个结论: ① + =0;②a2-b2=0;③ + =0;④a3 -b3=0;⑤|a|=|b|.则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 C ) A. ②④⑤ B. ①④⑤ C. ②③⑤ D. ①③⑤ C 10. [2024·衢州期中]实数a,b在数轴上对应点的位置如图 所示,则化简 -|a+b|+ 的结果是 ( D ) A. 2a B. 2b C. 2a+2b D. 0 D 1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