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588541

2024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历史真题(无答案)

日期:2025-02-05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1次 大小:207645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4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历史,真题
  • cover
2024年青岛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80分) 说明: 1.本试题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44小题。第Ⅰ卷为选择题,共40小题,40分;第Ⅱ卷为材料解析题,共4小题,40分。 2.所有题目均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上作答无效。 第Ⅰ卷(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研究表明,野生动物被饲养后,体态和骨骼会发生明显的变化。分析下图信息可知( ) A.我国是世界上最早饲养家畜的国家 B.河姆渡人已经学会饲养家畜 C.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制作陶器的国家 D.河姆渡人的食物以猪肉为主 2.商汤的臣子仲,夏朝之所以灭亡,是因为夏王假借天命,虐待万民,所以军队倾覆、国家灭亡。据此可知,仲,仲,人为夏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 ) A.夏王实行暴政 B.夏王穷兵黩武 C.少数民族入侵 D.军事力量薄弱 3.某同学在读书时做了如下摘要。据此可知,这四位思想家( ) 老子 主张:为无为,则无不治 孔子 主张: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墨子 主张:夫尚贤者,政之本也 韩非 主张:圣人之治也,审于法禁 A.都认可了儒家思想的主导地位 B.都宣扬了以法治国的主张 C.都满足了当时统治阶级的需求 D.都提出了自己的治国方略 4.公元前3世纪中期,赵国大儒荀卿在游历秦国后写道,“入境观其风俗:其百姓朴,其服不挑(佻),甚畏有司而顺……其百吏肃然,莫不恭俭。”下列最能推动这些“风俗”形成的是( ) A.百家争鸣 B.商鞅变法 C.秦朝统一 D.儒学传播 5.《汉书·食货志》中记载,“秦并天下,币为二等。黄金以镒为名,上币。铜钱质如周钱,文曰半两……”由此可知,秦“并天下”后采取的措施是( ) A.统一文字 B.统一货币 C.盐铁官营 D.铸造五铢钱 6.下表列举了我国古代不同时期部分治国理政的措施。这些措施的出发点都是( ) 时期 措施 西周 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秦朝 废分封,置郡县 西汉 颁布“推恩令” A.巩固统治 B.加强皇权 C.分封诸侯 D.休养生息 7.“正当东风起,黄盖率数十艘朦幢斗舰开往曹军水寨,相距千余米时点燃船上干柴,艘艘战舰如火龙般吞没了曹军的连环战舰,并殃及岸边的曹军大营。”材料描述的战役是( ) A.巨鹿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8.“时间的车轮又轧出了同样的辙痕,这个朝代与秦朝是那么惊人的相似。一样的气吞万里如虎;一样的千古江山、尽归一姓;一样的雄才伟略、创制颇多;一样的残暴、好大喜功;一样的二世而亡。”这个朝代是( ) A.汉朝 B.隋朝 C.唐朝 D.宋朝 9.历史漫画诙谐幽默,耐人寻味,往往能形象地反映一定的政治内涵。下图漫画反映出宋朝的政治特点是( ) A.外戚专权 B.藩镇割据 C.武将专权 D.重文轻武 10.辽宋夏金元时期,各民族之间经济和文化趋同性逐渐加强。元朝建立之后,进入中原的契丹人、金人都被称为汉人,正体现了这种趋同性。材料说明了这一时期( ) A.各族间实现长久和平 B.社会经济繁荣 C.民族交融的趋势加强 D.中外交流频繁 11.宋朝与日本、东南亚、阿拉伯乃至非洲都保持着密切的国际贸易。日本等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对宋钱趋之若鹜,宋钱几乎成为他们的国际货币。这说明宋朝( ) A.对外贸易繁荣 B.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C.钱币制作精美 D.放弃闭关锁国政策 12.“如果没有中国的这个发明,就不会有世界近代发达的航海事业,就不会有哥伦布等人的一系列地理大发现,就不会有各国间大规模的经济文化交流。”这个发明是( ) A.造纸术 B.火药 C.指南针 D.活字印刷术 13.朱元璋以“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为名废相,认为丞相既废,“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据载,废相之后,洪武十七年九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