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劝学》练习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材料一: 先王有大务,去其害之者故所欲以必得所恶以必除此功名之所以立也。俗主则不然,有大务而不能去其害之者,此所以无能成也。夫去害务与不能去害务,此贤不肖之所以分也。孔、墨、宁越,皆布衣之士也。虑于天下,以为无若先王之术者,故日夜学之。有便于学者,无不为也;有不便于学者,无肯为也。盖闻孔丘、墨翟,昼日讽诵习业,夜亲见文王、周公旦而问焉。用志如此其精也,何事而不达?何为而不成?今有宝剑良马于此,玩之不厌,视之无倦;宝行良道,一而弗复,欲身之安也,名之章也,不亦难乎!宁越,中牟之鄙人也。苦耕稼之劳,谓其友曰:“何为而可以免此苦也?”其友曰:“莫如学。学三十岁则可以达矣。”宁越曰:“请以十五岁。人将休,吾将不敢休;人将卧,吾将不敢卧。”十五岁而周威公师之。矢之速也,而不过二里,止也;步之迟也,而百里,不止也。 (节选自《吕氏春秋·博志》) 材料二: 百发失一,不足谓善射。千里跬步不至,不足谓善御。伦类不通,仁义不一,不足谓善学。学也者,固字一之也。一出焉,一入焉,涂巷之人也。其善者少,不善者多,桀、纣、盗跖也。全之尽之,然后学者也。君于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也,故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为其人以处之,除其害者以持养之。是故权利不能倾也,群众不能移也,天下不能荡也。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谓德操。德操然后能定,能定然后能应。能定能应,夫是之谓成人。天见其明,地见其光,君子贵其全也。 (节选自《荀子·劝学》) 1.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去其害A之者B故C所欲D以必得E所恶F以必除G此功名之H所以立也。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布衣,布制的衣服,借指平民。 B.鄙,指郊野、郊外。 C.通,意为全部、整个。 D.成人,指德才兼备的完人。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先王”与平庸君主的区别在于,前者懂得取舍,能消除妨害重大事务的因素,而后者则不能。这个道理也适用于求学之人。 B.孔丘、墨翟、宁越,都是没有地位的读书人,他们就天下事务进行考虑,认为没有比先王道术更重要的,所以就日夜学习。 C.荀子认为,善于学习的人应该用心专一,触类旁通,不背仁义,而如果不坚持学习,就可能成为夏桀、盗跖那样的人。 D.荀子认为学习是件需专心致志的事情,学一阵又停一阵是市井中的普通人。能够全面彻底地把握所学知识,才算得上学者。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和课内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百发失一,不足谓善射。千里跬步不至,不足谓善御。 (2)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5.孔子、墨子、宁越取得成功的事例给我们的学习带来了什么启示? 阅读文言文,完成各题。 材料一: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节选自《荀子劝学》) 材料二: 吴竹如近日往来极密,来则作竟日之谈,所言皆身心国家大道理。竹如必要予搬进城住,盖城内镜海先生可以师事,倭艮峰先生、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