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41张PPT。本诗的背景 己亥,是我国古代用天干地支法来标记的年月,在诗中它其实就是一八三九年。这年龚自珍辞官南归,后又北上接取家属,在南北往返的途中,《已亥杂诗》诞生了。在这路途中,龚自珍一有感触便写下来,扔进篓里。他珍惜诗篇,315首诗一首都没丢。他述写其平生出处、著述、交游等,题材广泛;或记事,或抒情内容复杂,大多借题发挥。己亥杂诗(其五) 清·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做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生活在鸦片战争前夕,他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主张改革内政,抵抗外国侵略。 <<己亥杂诗》中的批判、呼唤、期望,集中反映 了诗人高度关怀民族、国家命运的爱国激情。写出了作 者对清朝政府不重视筹划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盐铁生计堪 危。龚自珍《己亥杂诗》多用象征印喻,想象丰富、奇 特,运用意象手法创景抒情。 可以看成是一部用诗写成的回忆录。 龚自珍纪念馆北 京浙 江诗句意思 1.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在弥漫无际的离愁中,眼看夕阳西下,马鞭向东举起这一起身,从此就是天涯海角了。 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我辞官归乡,有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 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诗句翻译名句赏析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理解:诗人将自己辞别京都比作落花辞别枝头。花落归根,最后化作春泥,还要去哺育未来的花朵。龚自珍以落花自喻身世,虽然仕途受挫,但诗人并未一蹶不振,相反,要投身更广阔的天地中,进行新的奋斗。诗词赏析 1.诗人离京时,正是鸦片战争的前一年,他目睹了清王朝的腐朽,不愿意与封建势力同流合污,辞官回乡;但是他仍然为国家的命运忧愁,为封建统治阶级的命运忧愁。“浩荡”本指水势浩大,在这里喻“愁”,李煜曾有词写到“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诗人以李煜亡国被囚之愁自诩,可见忧愁之深。“白日斜”是写景,诗人为了衬托离愁,特别把离京时间选在了傍晚,马致远散曲“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用晚景衬托离愁。2. “吟鞭东指即天涯”本句虽无愁字,但也能表现诗人离京之愁。天涯是指诗人家乡———杭州,马鞭一挥,离京远去,直至天涯 ,很难再回京城,用夸张的手法,表现离别之愁,伤怀之意,含而不露。 3.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诗人笔锋一转,由抒发离别之情转入抒发报国之志。并反用陆游的词“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落红,本指脱离花枝的花,但是,并不是没有感情的东西,即使化做春泥,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成长。不为独香,而为护花。表现诗人虽然脱离官场,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之志,充分表达诗人的壮怀,成为传世名句。[注释] ??? 浩荡:广阔深远的样子,也就是浩茫之意。??? 白日斜:夕阳西下的黄昏时分。??? 吟鞭:即马鞭;作者在途中,一边策马行进,一边吟诗,故言。??? 东指:出城门向东;??? 天涯:原意是天边,此指遥远的地方。 ??? 落红:落花,作者自况。龚自珍因被迫辞官回乡,故自比为落花。后一“花”字,当指一代新人。 [译诗、诗意] ??? 满怀离愁而对夕阳西下, ??? 鸣鞭东指从此浪迹天涯。 ??? 凋落的花朵仍然有情有意, ??? 化作春泥培育出新的鲜花 已亥杂诗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做春泥更护花。 浩荡离愁白日斜以“浩荡”二字,极为凝练地写出离愁的深广。强化了诗人离京时的眷恋、怅惘、失落、孤独的种种情———白日斜”三字一笔勾勒景物,以夕阳西沉、暮色苍茫的气氛,诗意理解: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九州:中国生气:生气勃勃的局面恃:依靠喑:哑究:终究,毕竟万马齐喑:比喻社会政治毫无生气。风雷,本指风神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