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研习任务“历史的评说”之学写人物短评 教学目标 1. 了解人物短评的概念,理解人物短评叙议结合,以议为主等基本特点。 2. 初步把握人物短评的写作技巧,能结合史实对历史人物进行客观评价。 教学重点: 1.理解人物短评叙议结合,以议为主等基本特点。 教学难点: 2.能结合史实,尝试写作历史人物短评.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北京高考微作文曾有这样的题目: 读了《论语》,在孔子和众弟子之中,你喜欢颜回,还是曾参,或者其他哪位?请选择一位,为他写一段人物短评。 要求:对人物的思想倾向、性格特点、活动事件、历史影响等方面准确把握,选好角度写作。150--200字。 那么人物短评是一种什么样的文体呢? 二、文体解说 人物短评是一种精短的、以人物作为评论对象的理论文体。本单元的写作任务是围绕“历史的评说”这一话题,所以本单元的人物短评专指历史人物短评。 历史人物短评是对历史人物的思想倾向、性格特点、活动事件、历史影响等方面进行探究、分析,评论人物的功过是非、成败得失。一般是议论性的片段文字或小短文。 这节课我们的研习任务是: 三、呈现课堂任务 司马迁写《屈原列传》在叙事中穿插议论,并在文末以“太史公曰”点题,直接发表对人物的看法和评价的写法。借鉴这种写法,交流讨论《苏武传》中班固对苏武的认识和评价,尝试以班固的视角,写一则对苏武人物短评。 四、教学过程 我们用三个活动完成以上研习任务。 活动一:学方法 (一)请同学们打开教材,朗读82页--85页,找出议论的段落。 师:在这篇文章里,司马迁按捺不住自己的激情,肆情的赞扬与批判,发表着自己对历史的心声。 其中,他插入了两篇文论,以及自己的看法评价。 学生: 一评 《离骚》 (第三段); 二评 君王 (第八段)。 文末(太史公曰),他直接对人物评价。 师:我们以文章第8段为例明确叙议结合的写法和历史人物短评的写作特点。 本段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从开头到“卒以此见怀王之终不悟也”,从屈原作为臣子的角度写,叙述了楚怀王为秦所困,楚人立太子为顷襄王,子兰为令尹,屈原不容于朝被流放在外,屈原在放逐之中仍旧“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且希望“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但怀王并未醒悟,屈原也未被召回的情节。得出了“卒以此见怀王之终不悟也”的结论。注意是(先叙后议) 第二部分作者大发议论。说“人君无愚智贤不肖”,人君也有愚蠢的、智慧的、贤德的、无才的。“亡国破家”原因不是其他,正是高高在上的君王“忠者不忠”、“贤者不贤”,咎由自取,也就是说“此不知人之祸也”。 注意是(分析后得出结论)这就是历史人物短评的要求“史论结合”。 师:我们再来看一下末段。 作者先概述读了屈原的作品,再亮出观点“悲其志”。然后作者客观分析为观点找依据。 无论是“想见其为人”的悲, 还是转述贾谊的观点,读《服鸟赋》,作者知屈原已明己志,以其志向也必不为的,都是客观而尊重史实的。 所以评历史人物一定“论从史出”,既不能主观臆断,信口开河,也不能堆砌,只叙不议。 总结:人物短评重在一个“评”,叙只是手段,评才是目的。或先叙后议,还是边叙边议,叙议结合都是为更透彻地分析人物。 那么写作人物短评的方法就总结出来了: 1、引述———引出对象,简要概述 2、评论———提出观点,总体评价 3、分析———评论分析,印证观点 4、结论———重申观点,适当拓展 5、活动二:借方法 师:根据研习任务,请同学们合作交流完成下列各题。 请同学们思考: 《苏武传》中班固只是如实记录了苏武在匈奴的生活经历,并没有做出评价。那么你将以班固的视角做出怎样的评价? 生回答:(以“太史公曰”的方法,可从班固如实记录的苏武的生活经历入手,通过分析人物形象,来揣摩班固对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