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601336

4.2 《怜悯是人的天性》 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日期:2025-05-05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68次 大小:2306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怜悯是人的天性,教案,统编,高中,语文,选择性
  • cover
怜悯是人的天性 教学目标 1.通过抓住主要概念,把握核心观点,理清论证思路,欣赏本文论证艺术,思考其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2.品味理论文章语言,把握本文论证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严密性、通俗性的特点。 3.通过对文章写作的相关历史背景的了解,理解理论文章对社会历史和人生的认识,把握其以哲学方式认识世界的方式。 教学重点: 1.通过抓住主要概念,把握核心观点,理清论证思路,欣赏本文论证艺术,思考其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2.品味理论文章语言,把握本文论证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严密性、通俗性的特点。 教学难点: 通过对文章写作的相关历史背景的了解,理解理论文章对社会历史和人生的认识,把握其以哲学方式认识世界的方式。 教学过程 环节一:问题导入 《修辞立其诚》是哲学家阐述个人创见的学术文章,探究的是发言著论写文章的原则“诚”。但是,我们在阅读的时候并没有觉得晦涩难懂。那么,本文是如何做到深入浅出的? 环节二:把握行文思路,分析深入浅出之道 1.请同学们结合预习,梳理文章的行文思路, 明确: 1-5:提出观点,阐述关键概念内涵———修辞立其诚是发言著论写文章的一个原则。“立其诚”:名实一致、言行一致、表里一致。 6-10:联系实际,指明解决问题之道———避免主观干扰、发挥主体性以认识的客观性为前提、端正学风原则、表达自己真实思想 11:深化主题,亮明个人态度见解———修辞立其诚是一个唯物主义原则。唯物主义是科学研究的真实基础。 2.请从行文思路角度,分析本文深入浅出之道。 论证思路条理清晰,简明易懂,符合思考问题的一般思路,即亮明观点,阐明是什么。接着联系实际,其中包含为什么角度,即为什么要提出上述观点,同时,阐明怎么样解决的问题。最后,再次强调观点,亮明态度。符合人们一般认识规律,易于读者理解接受,所以能够达到深入浅出的效果。 环节三:把握核心概念,赏析论证特点 1.结合中心论点,明确核心概念。 明确: 中心论点为:“修辞立其诚”是发言著论写文章的原则。《修辞立其诚》一文中的关键理论建树是赋予“修辞立其诚”以全新的阐释,上升为发言著论写文章的原则。 2.结合相关资料,理解“修辞立其诚”的传统含义。 修辞立其诚: 《易传 文言》: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 《周易 系辞上》: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变而通之以尽利,鼓之舞之以尽神。 孔颖达:“辞谓文教,诚谓诚实也,外则修理文教,内则立其诚实,内外相成,则有功业可居,故云‘居业’也”。 《周易》有“经”“传”两部分。“传”是对“经”的解说,《文言》是“传”中的一篇。旧说为孔子所作,是为儒家经典。作者立论便是引用《易传 文言》中的一句话“修辞立其诚”,它出自其中对《周易》九三卦辞的解说:“子曰: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立足《周易》《易传》产生的背景来看,商周时期的“卜筮”在政治和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沟通天地人神求凶问吉判断是非的重要手段。《周易 系辞上》说:“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变而通之以尽利,鼓之舞之以尽神。”可见“修辞”的本义是圣人对卦爻的理解,是对神圣权威的卦爻天意的把握。“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也就是说必须以虔诚的态度解读神的意志,只有如此才能得到神的护佑,守住自己的本业。所以,这里的“诚”便是“修辞”的标准规范,也是其出发点与归宿。所以,这里的“诚”包含有真实准确、诚敬无欺两个方面内涵。儒家对“诚敬”的理解不断提升到普遍性的道德修养层面,使“诚”具有了忠信、诚实守信、话语符合事实等内涵,也拓展了“辞”的含义,不在单纯指解释卦爻的系辞。如唐代孔颖达为这一解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