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604818

23 出师表 教案

日期:2024-11-27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24次 大小:16237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师表,教案
  • cover
22出师表 教学目标 文化自信:感受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君爱国情怀,从而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立志做对社会有用的人。 语言运用:借助注释与已有的文言知识,疏通文义,积累重点词语与句式,学习本文融情于议论、叙事,以情动人的写法。 思维能力:了解文章夹叙夹议、寓情于理的写作特点及奏表的特点,了解诸葛亮的治国主张。 审美创造:感受文言文的语言特色,提高审美品味;培养鉴赏文言文的能力,感受奏表的艺术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曾经学过一首杜甫的诗叫做《蜀相》,我们再来回顾一下这首诗的内容:“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你知道题目中的蜀相与内容中的丞相说的是谁吗?(诸葛亮。)尾联一句“出师未捷身先死”正是诸葛亮《出师表》的概括,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一下《出师表》。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了解作者,感知背景 表:古代的一种文体,是臣子给君主上的奏章。“出师表”是出兵打仗前,主帅给君主上的奏章。或表明精忠报国之心,或献攻略之策。历来以战名世者甚众,以表传后者颇少。唯独诸葛亮的《出师表》不仅存之典册,而且灿然于文苑。这是因为孔明之作,持论贤明通达,行文情浓义明,因而被奉为理政的规范,作文的楷模。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号卧龙,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在隆中耕种,后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辅佐刘备建立蜀汉。代表散文《出师表》《诫子书》等。 写作背景:这篇表文写于蜀汉建兴(后主刘禅年号)五年(227年)第一次出师伐魏之前。当时蜀汉已从猇亭战役的惨败中恢复过来,既与吴国通好,又平定了南方的叛乱,所以诸葛亮决定北上伐魏,写这篇表文的目的是,希望刘禅任用贤臣,采纳忠言,赏罚分明,使国内政治修明,有一个稳定的战略后方,以实现先帝“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宏大理想。 目标导学二:通篇阅读,疏通文意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然后提出朗读中的疑难字句,教师组织同学们相互帮助,进行解答。 2.在朗读的过程中,结合课文注释,疏通文义。 3.教师点拨特殊文言现象。 第一段: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先帝:指三国时期蜀汉的创建者刘备,公元221—223年在位。 秋:时候。)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内:朝廷。 外:这里指疆场。 追:追念。 殊遇:厚遇。)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开张圣听:扩大皇上听闻(的范围)。意思是要后主广泛听取意见。 光:发扬光大。 恢弘:发扬,扩展。 妄自菲薄:随意地看轻自己。 引喻失义:说话不恰当。) 译文:先帝创业还没有完成一半,就中途去世了。如今天下分为三国,我们蜀汉国立困弊,这真是危急存亡的时刻啊。然而侍卫臣僚在内勤劳不懈,忠心的将士在外舍身忘死,大概是追念先帝对大家的特殊待遇,想在您的身上进行报答。您应该广泛听取臣下的意见,以发扬光大先帝遗留下的美德。激发志士的勇气,不应当妄自菲薄。援引不恰当的譬喻,以堵塞忠言进谏的道路。 第二段: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宫中府中:指皇宫和丞相府中。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晋升、处罚,赞扬、批评,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在丞相府中而)不同。 有司:负责专职的官员。 平明之理:公平清明的治理。 内外异法:宫中和丞相府的赏罚不同。) 译文:皇宫和丞相府中都是一个整体,晋升、处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