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606120

11.送东阳马生序 课件

日期:2024-11-27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5次 大小:264088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东阳,马生序,课件
  • cover
(课件网) 送东阳马生序 宋濂 ·文体介绍 ·作为文章的体裁,序有书序和赠序之分。 ·书序,即序言,相当于前言后记。 ·赠序多为推崇、赞许或勉励之辞。它与书序的性质不同,为文人之间的赠言,相当于议论性散文。 这类文体在赠人以言的同时,也往往抒发了作者的某些情志或心怀。本文即属此类。 ·解题 本文写于洪武十一年。这一年,辞官归里的宋濂应诏又从家乡到应天府朝见朱元璋。他的同乡晚辈马君则来拜见他,他便写了这篇“赠序”送给东阳马生。 送东阳马生序 地名 姓氏 长辈对晚辈的称呼 赠言 ·作者简介 宋濂,字景濂,号潜溪,明朝初期著名文学家,生平著作甚丰,曾主修《元史》。与刘基、高启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宋濂很受朱元璋器重,为明代“开国文臣之首”。 宋濂在这篇赠序中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自己的读书经历 太学生们的读书条件 1.第一段的中心句是:_____(用原文回答) 余幼时即嗜学 2.在求学过程中,作者有怎样的际遇呢?请完成表格。 时期 所遇困难 如何克服 结果如何 自己的读书经历 特别爱好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得到 常常 借 即“弗怠之”,不懈怠,指不放松抄录书。 跑 超过约定期限 因此 从、向 用笔 1.第一段的中心句是:_____(用原文回答) 余幼时即嗜学 2.在求学过程中,作者有怎样的际遇呢?请完成表格。 时期 所遇困难 如何克服 结果如何 幼年 致书之难 借书、抄书 遍观群书 自己的读书经历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学问渊博的老师 交往 快步走 向 道德声望高 挤满 辞色,言辞和脸色 提出疑难, 询问道理 弯下身子,侧着耳朵来请教。表示专心而恭敬。 周到 答复,这里为辩解 请教 训斥、呵责 已成年 更加 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等待 虽然 终于 1.第一段的中心句是:_____(用原文回答) 余幼时即嗜学 2.在求学过程中,作者有怎样的际遇呢?请完成表格。 时期 所遇困难 如何克服 结果如何 幼年 加冠 致书之难 借书、抄书 遍观群书 求师之难 跑远路、拜名师、虚心求教 获有所闻 自己的读书经历 【译文】 我小时候就爱好学习。家里贫穷,没有办法买到书来看,就经常向藏书的人家去借,(借来)就亲手用笔抄写,计算着日期来送还。天气特别寒冷,砚台里的墨水结成坚硬的冰,手指(冻得)不能弯屈和伸直,也毫不懈怠。抄写完毕,跑着把书送还,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因此人家大多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也因此能够博览群书。 成年以后,更加仰慕古代圣贤的学说,又担心没有学问渊博的老师和名人交往,我曾经跑到百里以外拿着经书向同乡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前辈道德高尚名望很大,向他求教的学生挤满了屋子,他从来不把言辞和脸色变得温和一些。我站在他的旁边,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着身子侧着耳朵请教。有时遇到他大声斥责,(我的)神色更加恭敬,礼节更加周到,不敢说一句话来辩解;等到他高兴了,就又请教。所以我虽愚笨,终于还能够有所收获。 【译文】 1.第二段最能概括宋濂求学情形的句子是:_____ 盖余之 勤且艰若此 2.在成年后从师求学的过程中,作者的“勤且艰”体现在哪些方面? 自己的读书经历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背着书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