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628066

一轮复习:纲要(上)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课件(共27张PPT)

日期:2024-11-03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2次 大小:1467756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一轮,起源,27张,课件,国家,早期
  • cover
(课件网) 世界史分期 上古史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中古史 封建社会 近代史 资本主义社会 现代史 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并存 西罗马灭亡(476年) 新航路开辟(1500年) 十月革命 (1917年) 中国史分期 历史:中国史、世界史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战国 (前221) 1840 1949 封建社会 半殖地半封建社会 1956 新民主主 义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中国现代史 《中外历史纲要》上解读 距今170万年 1840年 1949年 中国古代 中国近代 中国现代 中华文明起源、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发展 救亡图存; 近代化 民族振兴; 现代化 9-10单元 5-8单元 1-4单元 距今约170万年 约70-20万年 约1万年 约7000-5000年 距今约5000年 神话传说 约前2070年 约前1600年 前1046年 前771年 元谋人 仰韶文化 大汶口文化 河姆渡文化 红山文化 龙山文化 良渚文化 商朝建立 北京人 三皇五帝 夏朝建立 西周建立 西周灭亡 旧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 青铜时代 原始人群 母系氏族社会 父系氏族社会 奴隶制社会 世袭制 宗法制分封制 礼乐制 内外服制 生 产 力 社会 性质 中华文明起源 文明发展(早期国家) 奴隶社会 生产关系 1.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课程标准 了解中华文明的起源情况以及早期国家特征 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石器时代) 时代 时间 文化遗存 分布地区 生产生活 分布特点 社会特征 旧石器时代(打制) 170万年前 元谋人 北京人 长江 黄河 渔猎采集,群居生活,学会用火 多地并存,以中原地区分布最为密集。 多分布于大河、大江等自然条件比较优良、生存空间比较大的区域 以中原地区为核心,凸显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一体特征 原生性,源远流长 原始人群 母系氏族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共同劳动,成果共享。 新石器时代早期(磨制) 1万年前 仰韶 文化 黄河中游 典型器物是彩绘陶器,以粟为主要栽培作物 大汶口文化 黄河下游 河姆渡文化 长江下游 并且掌握了养居民种植水稻养蚕巢丝技术 新石器时代晚期 5000年前 龙山 文化 黄河流域 代表器物是黑陶,胎壁薄如蛋壳,被称为“蛋壳陶” 父系氏族社会:贫富分化与不平等开始出现,氏族间联系趋于紧密,形成较大的部落甚至部落联盟。 红山 文化 辽河上游 都出土了精美的玉器并且出现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 良渚 文化 长江下游 私有制产生,贫富分化;阶级分化明显,部落中出现权贵阶层;中国即将迈入阶级社会门槛 选必 时间 西亚 东亚 美洲 意义 原始农业 1万年前 小亚细亚半岛南部等地是小麦、大麦的原产地 黄河中上游是粟的发源地,长江中下游最早种植水稻 玉米、甘薯等作物产地 农业出现是人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第一次革命,人类开始从食物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生产者,增加了人类食物供应,改善了生存条件,加速了人口增长;促进了生活和生产方式的变化,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生产关系的变化,私有制、阶级和国家出现 原始畜牧 约9000年前,已经饲养绵羊和山羊 约8500年前,中国贾湖居民饲养猪;距今约7000年前河姆渡居民饲养猪和狗; 约6000年前印第安人驯化骆马 居住 巢居和穴居构成早期两大类型民居。 随着农业的出现,人类从迁徙过渡到定居,从最初的搭建临时的窝棚,演变为长期的住所,并逐渐形成聚落。 意义:村落为人们定居、繁衍、防卫提供了条件和保障,为人们进行集体活动提供了便利,为人类提供比较稳定、安全的生活环境,促进了文明的进步 城市是一定区域内政治权力、军事防御、经济活动、宗教祭祀的中心场所。 交通 道路主要是天然道路与河流;马和马车是古代人类交通和作战工具。新时期时代,木船 二、部落到国家 三皇时代 时代较早,名称众说不一,神话色彩浓重。 五帝时代 黄帝、颛顼(zhuān xū)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