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630052

选必一第15课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课件(32张PPT)

日期:2025-02-17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9次 大小:1521761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货币,选必,15课,使用,世界,体系
  • cover
(课件网) 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一单元:政治制度 第二单元: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第三单元:法律与教化 第四单元: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 第五单元:货币与赋税 政治层面 经济、财政层面 第15课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第16课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第五单元 货币与赋税制度 国家财政不可或缺的支柱 货币发行 税收征缴 中国:货币发展的历程 西方: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古代中国:赋役制度的发展 近现代中国:关税、个人所得税 导入 :走在身边的历史 历史解释: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程度出现的产物,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第15课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课程标准】了解中外历史上货币发行和使用情况,以及现代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国内市场发展的需求 ———古代中国货币发展史 时代 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 夏 商至春秋 秦 汉 唐 北宋 元 明 清 晚清 海贝、仿制贝 铜铸币 半两钱 汉武帝:五铢钱 “开元通宝” 出现纸币(交子) 纸币作为单一流通货币 白银货币化 承认白银的法定货币地位,与铜钱兼用 开始铸造银元 最初被用作货币的可能是海贝 二里头遗址出土了海贝,还有仿制贝 开始出现 铜铸币 多种样式 铜铸币 圆形方孔钱 (半两钱) 1.古代货币的演进历程 一.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 夏朝 商朝后期 春秋战国 秦朝 思考:秦为什么要统一货币? ①由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演进 ②由多元货币向统一币制演进 材料: 至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交换日益扩大,金属货币作为交换媒介大量出现。但由于当时各地经济发展极不平衡,诸侯国各自为政自行铸币,货币的地域性十分明显,各诸侯国货币的形状、大小、轻重及制造工艺水平悬殊,计算单位也差异甚大,币制极为混乱。由于币制的极不统一严重阻碍了赋税征收、货币流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也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和统一政权的巩固。 秦朝在统一币制的过程中不仅对货币的形、质、量有明确规定,而且严禁私人铸钱。 ……尽管秦行暴政短促而亡,但其统一货币之功,则是应当充分肯定的。 ———张诚《秦汉币制改革略论》 根据材料,指出秦朝统一币制的原因和意义。 原因: 经济:战国货币混乱,严重阻碍赋税征收和经济发展 政治:影响统一政权的巩固。 意义: ①有利于各地商品交换、赋税征收,促进经济发展; ②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政权巩固; ③圆形方孔奠定我国古代货币 两千多年统一形制的基础。 秦统一货币 秦朝圆形方孔的半两钱 汉武帝时开始铸造“五铢”铜钱 24进制的纪重货币: 钱体上铸有标明钱币重量的文字 24锱=1铢 24铢=1两 ③铸币权进一步收归中央 锱铢必较 秦半两:由政府文书重量,即规定了钱币的重量和规格,节省了称重和切割的麻烦,标准化的货币从此诞生。秦朝民间允许铸币,符合规格即可流通。 汉初:允许民间铸币,经过短暂的混乱后(如剪边重铸的榆荚半两),吴王刘濞由于背靠铜山,铸币成色足,逐渐通行天下。但王国做大,也威胁了中央集权。 武帝五铢:出于敛财和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汉武帝发明了“皮币”,40万钱一张,诸侯王必须购买。“皮币”等政策削弱了地方实力,但也造成了金融市场的混乱,最终汉武帝将铸币权彻底收归中央政府,只准在上林苑铸造,铸出的钱称为“上林三官五铢”。 ④由文书重量向通宝、元宝演进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作为辅币,与铜钱兼行。 钞 单一货币 1.古代货币的演进历程 北宋 元朝 明朝 清朝 ⑤由金属货币向纸币演进 北宋铁钱 北宋益州出现“交子” 交子的诞生,与经济繁荣有莫大的关系,可谓大时代与小地区的因缘巧合。最早的纸币诞生在四川,除了北宋本身的时代背景,也在于四川的特殊性。四川因为躲避隋唐战乱,经济相对独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