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16529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百分比的应用 4(沪教版)

日期:2024-06-22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74次 大小:1248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百分,比的
  • cover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百分比的应用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会解有关本金、利息、利率的应用题;理解增长率的概念。 2. 能力目标: 通过对实际问题的研究、解决,培养学生观察、概括、语言表达的能力。通过合作学习、讨论,培养学生学会与他人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3. 情感目标: 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解决,使学生初步认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树立数学学习的信心。涉及如合格率、增长率、利率、税率等概念时,结合题目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重点 掌握本金、利息、利率(月利率、年利率)、本利和、利息税等概念;解有关本金、利息、利率、利息税的应用题。 教学难点 理解并会计算有关增长率的应用题;在理解百分比意义的基础上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用具准备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设计 第四课时 一、创设问题情境 同学们,逢年过节你们总能拿到一笔数目不小的压岁钱,对于压岁钱,你们是如何处置的呢? [说明] 教师要及时加以肯定或表扬,并引入本节课研究的主题———存款问题。 二、探索新知 1.让学生交流与银行存款相关的一些名词:本金、利率(月利率、年利率)、期数、利息、本利和等概念。并逐一落实 2.根据国家规定,到银行存款,储户在获得利息的同时还需向国家缴纳20%的利息税。 概念:税后本利和。 例如,将100元存入银行,存期1年,如果年利率是2%,则一年可获得利息为100×2%×1=2(元),但获得2元的利息必须缴税,把2元的20%交给国家,80%留给自己,所以实际得到的利息并非2元,而是2×20%=0.4元,2-0.4元=1.6元,或2×(1-20%)=2×80%=1.6元 说明: 1.有关的的一些数值如各种不同的利率可利用网络进行即时查找。(当前使用的利率是2004年10月29日开始执行的) 参考网址(http://www.zhengzhou./lilcx/dkllb.htm) 2.也可以让学生填写银行存单来加以巩固。 三、应用新知,尝试成功 1.例10 小杰将压岁钱1500元存入银行,月利率是0.11%,存满一年,到期需支付20%的利息税。求到期后小杰实际可拿到利息多少元。 例11 李先生以4.5%的年利率向银行贷款12万元,借期五年,以单利计算,到期支付的利息是多少元? 2.增长率: 某市今年第二季度的工业总产值为100亿元,比第一季度增长了6.2%,预计第三季度的增长率在第二季度的基础上提高1个百分点。 问题:(1)什么是增长率? 如何用公式表示第二季度的增长率?它等于多少? 第一季度的总产值是多少? 如何用公式表示第三季度的增长率? 什么叫“提高1个百分点”。 第三季度的增长率是多少? 第三季度的工业总产值是多少亿元? 有同学认为第三季度比第一季度增长了6.2%+7.2%=13.4%,你认为对吗?为什么? [说明] 1.在第2点增长率中,可先让学生找一下题中出现的一些名词和关系,先把这些概念、关系理解清楚,再在老师的引导下展开研究。 2.注意增长率公式的变形应用。 四、拓展和延伸: 小明的爸爸在一次抽奖活动中获得了10000元的奖金,他爸爸决定把这笔钱用作小明的教育费用,存5年定期。而小明认为先存2年,然后把税后本利和作为新的本金再存3年,这样前2年的利息将再次产生利息,5年后得到的本利和将更多,聪明的你怎样认为呢? [说明]在现行单利存款的情况下,如先存2年后取出再存3年等不同组合方式将产生不同的利息。通过本题不仅巩固了存款的一些计算公式,而且更强调了解决实际问题要讲究策略,更要尊重事实。 五、巩固练习,体验成功: 课堂练习:书第98页,练习1、2、3、4,第91页,5 六、整理知识,形成结构: 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学生谈这节课的体会与感受。 七、作业: 练习册3.5 习题 八、教学设计说明 利息,增长率这两个公式是学习中的难点,教师应注重引导和启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