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浙教版 八年级上册 第三章 第5节 体温的控制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环境发生中暑概率最高的是 ( ) A.教室 B.烈日下的运动场 C.树荫下 D.高温潮湿的工厂车间 2.冬泳运动被誉为“勇敢者的运动”。冬泳时运动员生理上可能会出现的变化是 ( ) A.肌肉收缩,产热增加 B.机体产热下降,以减少热量散失 C.皮肤血管舒张,以增加热量散失 D.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降低新陈代谢 3.小刚不幸感染甲流,一段时间内发热稳定在39℃高烧不退,则在这段时间他体内 ( ) A.产热大于散热 B.产热等于散热 C.产热小于散热 D.只产热不散热 4.如图所示是皮肤中同一血管,在三种不同气温下管壁和直径的三种状态。那么 ( ) A.图甲表示高温环境中血管的状态 B.图乙表示低温环境中血管的状态 C.图丙血管中血流量最小 D.图中血管的三个状态对应的环境温度甲最低,丙最高 5.如图所示为“人体运动时各器官产热量”的柱状图,则图中的c表示() A.脑 B.骨骼肌 C.内脏 D.皮肤 6.直接散热的多少取决于() A.人体内与皮肤表面的温度差 B.人体内与外界环境的温度差 C.人体皮肤表面与环境的温度差 D.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程度 7.(2024八上·吴兴期末)某同学因身体不适居家休息,为判断是否患甲流,在家进行体温测量,下表为其一天的体温记录情况,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时间 7:00 10:00 13:00 16:00 19:00 22:00 体温/℃ 36.5 36.8 36.8 36.9 37.0 36.7 A.该同学静躺时,体内产热的器官主要是内脏 B.在10:00到13:00期间,该同学体内的产热和散热保持相对平衡 C.人体内正常体温的维持,是通过小脑中的体温调节中枢来控制和调节的 D.冬天室内温度比较低,该同学的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 8.(2023八上·平湖期末)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在我国以冬春季多见,临床表现以高热、乏力、头痛、咳嗽、全身肌肉酸痛等症状为主,其中发热过程一般分为体温上升期、高温持续期和体温下降期。下列关于流感患者体温调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体温上升期,主要散热方式为汗液蒸发 B.高温持续期,产热与散热处于动态平衡 C.体温下降期,往往伴随有骨骼肌战栗 D.发热过程中,体温调节中枢在大脑皮层 9.(2023八上·金华月考)小明前几天因感冒在家休息。在父母的嘱咐下,小明每隔2小时对自己的体温进行了测量,并记录在下表中(在15:00测定体温后小明服用了退烧药)。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时间 7:00 9:00 11:00 13:00 15:00 17:00 19:00 体温/℃ 36.9 37.2 38.2 38.2 38.5 37.5 37.5 A.小明在家休息时,体内产热的器官主要是内脏 B.小明的体温并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在一定范围内变化 C.小明在服用了退烧药后的4个小时内,体内的产热与散热保持相对平衡 D.小明在11:00~13:00间,其体内的产热与散热保持相对平衡 10.(2023八上·鹿城月考)如图表示某正常成年人在安静状态下手臂皮肤血管内血液在单位时间内的流量变化。在A时刻,室内温度由15℃快速上升至40℃。这个温度维持了50min,然后在B时刻又迅速下降至15℃并一直持续至C时刻。在A到B期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皮肤血管逐渐收缩 B.体表温度逐渐下降 C.体内产热的主要部位是骨骼肌 D.皮肤汗腺分泌增加,出汗增多 11.在军训中,某天天气炎热,某班有一学生发生恶心呕吐、昏厥现象。班内有几位同学建议采用以下方法处理,其中不可行的是( )。 A.用冷水浸湿毛巾,敷在头部 B.用30%的酒精擦身降温 C.给病人服用人丹、十滴水等药物 D.赶快将中暑病人抬到温暖无风的地方休息 12.(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 单元试卷)下列关于人体体温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外界温度由40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