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炮火中逆飞撤侨 新课导入: 一次次的撤侨行动彰显了“人民至上、使命必达”。在我们国家,国家利益反映广大人民的共同需求,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撤侨行动背后是国家力量的强大,国家强大了才有能力保护人民。 撤侨行动体现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是怎样的关系? 第八课 国家利益至上 8.1 国家好 大家才会好 第四单元 维护国家利益 1.政治认同:明白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懂得国家利益至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增强对国家的认同感。 2.健全人格:培养学生的大局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学会在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冲突时,以国家利益为重,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 3.责任意识:认识到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个人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的发展,增强社会责任感。 核心素养目标: 教学重点:国家利益的含义及核心利益。 教学难点: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 学习目标: 一、认识国家利益 1.对待祖国,我们应有哪些情感? 2.国家利益内涵和主要内容? 二、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 3.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的关系? 一、认识国家利益 你如何理解“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这句话? 运用你的经验 1935年12月9日,北平学生六千余人举行示威游行,他们高呼“达到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等口号,掀起了抗日救亡的高潮。清华大学救国会在《告全国民众书》中悲愤地发出“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的呐喊。 这句话生动地概据厅“一二·九”运动爆发前,广大学生面临的严峻社会形势。外敌入侵,国家生死存亡之际,个人的利益很难得到保障,说明国家、民族、人民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其利益紧密相连, 昨天—国不像国,民不聊生 如果让你用一个词语来描绘当时人民的生活状况,你会想到什么 民不聊生 流离失所 妻离子散 血流成河 家破人亡 水深火热 生灵涂炭 尸骨如山 生活屈辱 如果让你用一个词语来描绘当时人民的生活状况,你会想到什么 华罗庚给留美的中国学生写了一封公开信,他在信中坦露出了一颗爱中华的赤子之心:“朋友们!梁园虽好,非久居之乡。归去来兮……为了国家民族,我们应当回去……”虽然数学没有国界,但数学家却有自己的祖国。 一、认识国家利益 1.对待祖国,我们应有哪些情感? 祖国是我们成长的摇篮,她以广袤的土地和灿烂辉煌的思想文化,养育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对伟大祖国,我们每个人都怀有最深厚、最纯洁、最高尚、最神圣的情感,决不允许她的荣誉和利益受到任何亵渎和损害。 1981年2月14日,邓小平在《邓小平文集》序言中满含深情地写道:“我荣幸地以中华民族一员的资格,而成为世界公民。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口 人口 一 土地 疆域的界限和范围 囗 兵器 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需要具备的条件: 一是人口,以小“口”代表;二是领土,以“———代表; 三是军队组织,以“戈”代表;四是疆域,以大“囗”代表。 探究与分享 “国”字原作“或”,字形像以“戈”守卫“口”。后来在字的周围加方框表示疆域,构成“國”字。 时政热点: 2024年7月15日外交部新闻:美国向中国台湾地区出售武器,严重违反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特别是“八·一七”公报,严重干涉中国内政,严重损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中方依法对近期美对台售武的主承包商及其高级管理人员,以及近年来参与美对台售武和窜台参加“台美防务产业论坛”的军工企业采取反制措施。 林剑强调,台湾问题是中国核心利益中的核心,是中美关系第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任何国家、任何组织或个人都不要低估中国政府和人民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强决心、坚定意志和强大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