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683412

14《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课件(共13张PPT)+教学设计+学案

日期:2025-02-02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9次 大小:76725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课件,13张,PPT,教学设计,学案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微测 一、课前微测 (一)预习生字词 草率( ) 生疏( ) 商酌( ) 恳( )切 譬如( ) 朦胧( ) 累赘( ) 拖沓( ) 妥帖( ) (二)解释积累 颠沛流离: 鞠躬尽瘁: 以身作则: 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三)了解作者 【张中行】(1909—2006年), 、 家。主要从事语文、古典文学及思想史的研究。是二十世纪末未名湖畔三雅士之一,与季羡林、金克木合称“ ”。季羡林先生称赞他为“高人、逸人、至人、超人”。代表作有随笔集 等。 了解主人公 叶圣陶,原名 ,1894年10月28日生于江苏苏州,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 之称。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微测 一、课前微测 (一)预习生字词 草率( ) 生疏( ) 商酌( ) 恳( )切 譬如( ) 朦胧( ) 累赘( ) 拖沓( ) 妥帖( ) (二)解释积累 颠沛流离: 鞠躬尽瘁: 以身作则: 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三)了解作者 【张中行】(1909—2006年), 、 家。主要从事语文、古典文学及思想史的研究。是二十世纪末未名湖畔三雅士之一,与季羡林、金克木合称“ ”。季羡林先生称赞他为“高人、逸人、至人、超人”。代表作有随笔集 等。 了解主人公 叶圣陶,原名 ,1894年10月28日生于江苏苏州,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 之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二、课中导学 (一)划范围 “二三事”段落范围为: (二)细分范围 借助关键句: 段落 事迹 品质 两方面概括 略读技巧小结 观大略:(1) (2) 明重点: 归中心: 四、课堂测验 阅读《我所敬仰的蔡元培先生》,完成表格。 我所敬仰的蔡元培先生[1] ①凡认识蔡先生的,都知道蔡先生宽以容众;但少有人知道蔡先生有时也很言辞责人。我做他的学生和下属有 25 年之久,颇见到蔡先生生气责人的事。他人的事儿我不敢说, 说和我有关的。 ②蔡先生到北大的第一年中,有一个同学长成一副小官僚的面孔,又做些不满人意的事,于是同学某某在西斋壁上贴了一张“讨伐”的告示;两天之内,满墙上出了无穷的匿名文章,把这个“小官僚”骂了个“不亦乐乎”。其中也有我的一篇,因为我也极讨厌此人,而我的匿名文章之中,表面上都是替此君抱不平,深的语意,却是挖苦他。此文为同学们赏识,在其上浓圈密点,附加了许多批评。过了几天,蔡先生在一大会中演说,最后说到此事,大意是说:诸位在墙壁上攻击 D 君的事,是不合做人的道理的,诸君对D君有不满,可以规劝,这是同学的友谊。若以为不可以规劝,尽可对学校当局说。这才是正当的办法。至于匿名批评一个人,他纵使有过,也决不易因此改悔,而匿名暗中批评他人则为丧失品性之开端。凡做此事者,以后要痛改前非。这一篇话在我心中生了一个大摆动。我小时候有一位先生叫我“正心”“诚意”“不欺暗室(不在暗中伤人)”,虽然《大学》我读得滚熟,却与和尚念经一样,毫无知觉;受了此番教训,方才大彻大悟,从此做事, 绝不匿名,绝不推卸自己责任。大家听蔡先生这一段话之后印象如何我不得知,北大的匿名“壁报文学”从此减少,几乎绝了迹。 ③蔡先生第二次游德国时,大约是在民国十三年吧,那时候我也在柏林。有一次,一个同学给蔡先生一个电报,说是要从莱比锡来看蔡先生。这个同学出名的性情荒谬,一面痛骂人,一面找被他骂的人要钱,我以为他此行必是来要钱,而蔡先生正是穷得不得了, 所以我与三四同学主张谢绝他,先生沉吟一下说:“《论语》上有几句话,‘与其进也, 不与其退也。唯何甚?……’(语出《论语·述而》,意思是赞成他的进步,不赞成他的退步,何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