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692124

义务教育版(2024)五年级全一册信息科技 第13课 让计算机会数数 教案

日期:2024-11-24 科目:信息技术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77次 大小:95707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义务教育,科技,数数,机会,计算,13课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3课 让计算机会数数 教学设计 课题 让计算机会数数 单元 第四单元 学科 信息科技 年级 五年级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算法是培养计算思维的核心要素之一,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能够清晰地理解问题解决的规则,认识问题的起点、边界和限定范围;二是将问题进行分解,即能够将一个复杂的问题分解成若干子问题,缩小问题的范围;三是能清楚地分析问题解决方法的优劣,设计和构建操作步骤少、效率高的算法。在信息科技中,算法注重问题求解的有效性。首先要能给出结果而且是正确的结果;其次要关心效率,能在一定时间内快速完成任务,越快越好,且占用的存储资源越少越好等。通过学习算法和程序实现,学生可以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计算思维能力,这是本模块的主要目标。算法是信息科技课程的一个核心概念,也是计算机科学的核心内容。在信息社会中,对身边算法的认识与了解可以更好地提高学习和生活质量。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认识了算法的基本流程(输入—处理—输出),能利用自然语言、流程图等方式描述求解简单问题的算法,知道算法的三种基本控制结构是顺序结构、分支结构和循环结构。本单元将进一步引领学生认识、理解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利用算法中的循环结构来解决实际问题,在体验编程让计算机执行的过程中,感受算法实现的优势和意义。本模块强调用计算思维解决问题的独特价值,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够进一步明确算法执行的正确性与效率要求,并能够进行讨论与辨析。【内容结构】 学习目标 1. 信息意识:通过对不同的算法进行分析,帮助学生认识算法效率,知道用不同算法解决同一问题时存在不同的效率。2. 计算思维:认识循环结构和计算机工作特点之间的联系,体会利用计算机的快速运算能力来解决问题的方法。3.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通过学习身边的算法,体会算法的特征,有意识地将其应用于数字化学习过程中,适应在线学习环境。4. 信息社会责任:了解加密算法在保护信息安全方面的意义,增强信息安全意识。 重点 循环结构中重复执行的操作和数值变化的过程。 难点 利用计算机的快速运算能力来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激趣导入 【激趣导入】 思考、注意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活动 【学习活动1】一、描述“从 1数到 100”的算法1. 缩小问题规模为了便于理解,先把问题规模缩小,分析从 1 数到 10 的过程。思考以下问题。(1)我们数数的过程是什么样的?(2)数完一个数后,怎么数下一个数?(3)如何让计算机数数?人数数的过程很简单,一个数一个数地数下去。如果这个任务交给计算机来完成,也需要进行同样的过程。那么,让计算机直接数数不好体现,可以选择用输出这些数来表示。2. 回顾学习过的循环结构 循环结构是一种基本的控制结构,用于重复执行循环体中的语句,直到满足循环条件为止。循环结构可以帮助我们处理那些需要重复执行的任务。循环体指循环结构中需要重复执行的语句,可以包含一个或多个语句。执行过程可以描述如下。(1)如果循环条件成立,则做一遍循环体指定的操作;(2)再检查循环条件,如果成立,则再做一遍循环体指定的操作;(3)以此类推,重复执行,直到循环条件不再成立。3. 还原问题,描述算法 要让计算机“从 1 数到 100”,如果是“第一次输出 1、第二次输出 2、第三次输出 3……”那么每次操作都不一样。如果画出流程图,就有 100 个操作框,在一张纸上根本画不下,事实上也没必要画出来。要描述“从 1 数到 100”的操作,每次操作都是相同的,只是数值不同,这样,可以用循环结构来描述。初始时:这个数为 1 结束时:这个数为 101第 1 次:输出这个数,然后把这个数加 1。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