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725927

2.1.2 有理数的减法 教案 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日期:2024-11-25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80次 大小:1741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2.1.2,有理数,减法,教案,2024,2025
  • cover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2.1.2 有理数的减法》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理解有理数减法的意义,掌握有理数减法法则,并能熟练运用法则进行有理数减法运算。 理解有理数减法与加法的互逆关系,会将有理数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提高运算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实例分析、对比探究、小组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的能力,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经历有理数减法法则的探索过程,引导学生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即把未知的有理数减法问题转化为已知的有理数加法问题来解决,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和解决问题的学习习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感受有理数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在合作学习与探索过程中,培养学生勇于尝试、敢于创新以及严谨治学的态度,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理解有理数减法法则,掌握有理数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的方法,并能准确进行有理数减法运算。 明确有理数减法与加法的互逆关系,能灵活运用这种关系解决相关运算问题。 (二)教学难点 深刻理解有理数减法法则的推导过程及本质含义,理解为什么要将减法转化为加法进行运算。 能在复杂的有理数运算及实际问题情境中,正确运用有理数减法法则进行计算,并灵活运用减法与加法的互逆关系优化运算过程。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情境教学法、讨论法、探究法、练习法 四、教学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包含生活中涉及有理数减法的实际场景图片、动画演示有理数减法与加法转化过程、有理数减法法则总结内容以及练习题展示等板块,辅助教学过程,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知识。 准备若干写有不同有理数减法实际问题或简单运算式子的卡片,用于课堂小组讨论、练习等活动,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引发思考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际场景图片,例如: 某天,北京的最高气温是 5℃,最低气温是 -3℃,这天北京的温差是多少摄氏度呢? 一个潜水员从海平面以下 20 米处上升到海平面以下 12 米处,潜水员上升了多少米呢? 展示完图片后,教师提问:“同学们,在这些场景中,我们需要计算两个有理数的差值来得到结果,那大家想一想,有理数的减法该怎么进行运算呢?我们之前学过的有理数加法知识能不能帮助我们解决这些问题呢?” 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让他们意识到有理数减法运算在生活中的实际需求以及可能与加法存在某种联系,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引出课题 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情况,适时引出本节课的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理数的减法,看看如何运用已有的知识来探索有理数减法的运算方法。”(板书课题:2.1.2 有理数的减法) (二)讲授新课 1. 探究有理数减法法则 温差问题分析,引出转化思路 教师以北京气温温差问题为例进行详细讲解:“已知北京最高气温是 5℃,最低气温是 -3℃,要求温差,就是用最高气温减去最低气温,列式为 5 - (-3)。那这个式子怎么计算呢?我们可以换个角度思考,温差其实就是从最低气温到最高气温升高的度数,也就是在数轴上从 -3 这个点要移动多少个单位能到达 5 这个点呀?” 引导学生借助数轴来分析这个过程,通过数轴可以直观地看到从 -3 到 5 需要向右移动 8 个单位,而向右移动是加法运算中正数的方向,所以可以理解为 -3 加上多少等于 5 呢?学生很容易想到 -3 + 8 = 5,由此得出 5 - (-3) = 5 + 8 = 13(℃)。 教师接着引导学生思考:“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发现减法运算好像可以转化为加法运算来进行,那是不是所有的有理数减法都能这样转化呢?” 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 更多实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